无量子详解《论衡》:道虚篇( 二 )


夫人 , 物也 , 虽贵为王侯 , 性不异於物 。 物无不死 , 人安能仙?鸟有毛羽 , 能飞 , 不能升天 。 人无毛羽 , 何用飞升?使有毛羽 , 不过与鸟同;况其无有 , 升天如何?案能飞升之物 , 生有毛羽之兆;能驰走之物 , 生有蹄足之形 。 驰走不能飞升 , 飞升不能驰走 。 禀性受气 , 形体殊别也 。 今人禀驰走之性 , 故生无毛羽之兆 , 长大至老 , 终无奇怪 。 好道学仙 , 中生毛羽 , 终以飞升 。 使物性可变 , 金木水火可革更也 。 虾蟆化为鹑 , 雀入水为蜃蛤 , 禀自然之性 , 非学道所能为也 。 好道之人 , 恐其或若等之类 , 故谓人能生毛羽 , 毛羽备具 , 能升天也 。 且夫物之生长 , 无卒成暴起 , 皆有浸渐 。 为道学仙之人 , 能先生数寸之毛羽 , 从地自奋 , 升楼台之陛 , 乃可谓升天 。 今无小升之兆 , 卒有大飞之验 , 何方术之学成无浸渐也?
毛羽大效 , 难以观实 。 且以人髯发物色少老验之 。 物生也色青 , 其熟也色黄 。 人之少也发黑 , 其老也发白 。 黄为物熟验 , 白为人老效 。 物黄 , 人虽灌溉壅养 , 终不能青;发白 , 虽吞药养性 , 终不能黑 。 黑青不可复还 , 老衰安可复却?黄之与白 , 犹肉腥炙之燋 , 鱼鲜煮之熟也 。 燋不可复令腥 , 熟不可复令鲜 。 鲜腥犹少壮 , 燋熟犹衰老也 。 天养物 , 能使物暢至秋 , 不得延之至春;吞药养性 , 能令人无病 , 不能寿之为仙 。 为仙体轻气强 , 犹未能升天 , 令见轻强之验 , 亦无毛羽之效 , 何用升天?天之与地 , 皆体也 。 地无下 , 则天无上矣 。 天无上升之路 , 何如?穿天之体?人力不能入 。 如天之门在西北 , 升天之人 , 宜从昆仑上 。 淮南之国 , 在地东南 。 如审升天 , 宜举家先从昆仑 , 乃得其阶 。 如鼓翼邪飞 , 趋西北之隅 , 是则淮南王有羽翼也 。 今不言其从之昆仑 , 亦不言其身生羽翼 , 空言升天 , 竟虚非实也 。
案淮南王刘安 , 孝武皇帝之时也 。 父长 , 以罪迁蜀严道 , 至雍道死 。 安嗣为王 , 恨父徙死 , 怀反逆之心 , 招会术人 , 欲为大事 。 伍被之属充满殿堂 , 作道术之书 , 发怪奇之文 , 合景乱首 。 《八公之传》欲示神奇 , 若得道之状 , 道终不成 , 效验不立 , 乃与伍被谋为反事 , 事觉自杀 , 或言诛死 。 诛死、自杀 , 同一实也 。 世见其书 , 深冥奇怪 , 又观《八公之传》似若有效 , 则传称淮南王仙而升天 , 失其实也 。
儒书言:卢敖游乎北海 , 经乎太阴 , 入乎玄关 , 至於蒙谷之上 , 见一士焉:深目玄准 , 雁颈而〔鸢〕肩 , 浮上而杀下 , 轩轩然方迎风而舞 。 顾见卢敖 , 樊然下其臂 , 遁逃乎碑下 。 敖乃视之 , 方卷然龟背而食合梨 。 卢敖仍与之语曰:“吾子唯以敖为倍俗 , 去群离党 , 穷观於六合之外者 , 非敖而己?敖幼而游 , 至长不偷〕解 , 周行四极 , 唯北阴之未窥 。 今卒睹夫子於是 , 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悖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也 , 不宜远至此 。 此犹光日月而戴列星 , 四时之所行 , 阴阳之所生也 。 此其比夫不名之地 , 犹突兀也 。 若我南游乎罔浪之野 , 北息乎沉薶之乡 , 西穷乎杳冥之党 , 而东贯湏懞之先 。 此其下无地 , 上无天 , 听焉无闻 , 而视焉则营;此其外犹有状 , 有状之余 , 壹举而能千万里 , 吾犹未能之在 。 今子游始至於此 , 乃语穷观 , 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 。 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上 , 吾不可久 。 ”若士者举臂而纵身 , 逐入云中 。 卢敖目仰而视之 , 不见 , 乃止喜心不怠 , 怅若有丧 , 曰:“吾比夫子也 , 犹黄鹄之与壤虫也 , 终日行 , 而不离咫尺 , 而自以为远 , 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