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楚国号称东周最强诸侯国,却与最弱的韩国一样难产名将,为什么( 四 )
文章插图
战国时张仪游说魏国连横亲秦之时,就如此评价楚国:“楚国虽然富有强大之名,其内部却很空虚;楚国士卒虽然众多,但易溃逃,不能打硬仗。”张仪是纵横家,游说列国时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多话都不能当真。但为迎合列国诸侯及卿大夫,张仪肯定会站在他们立场上来阐述自己主张,以增强共鸣。因此,张仪对楚国的评价,也就是别国尤其是魏人对楚国的一贯看法,并非张仪一己私见。楚国军队虽然人多,却战斗力不强,临战而逃者众。这使得楚军貌似强大,在别国眼中却多有“纸老虎”的印象。为什么楚军战斗力会如此低下?这是因为楚国虽然吞并和臣服了众多诸侯国,却没能真正顺服他国人心。一旦楚国陷入低潮期,这些被征服者就常常会发动叛乱。公元前611年,楚国遭遇大饥荒,东南方的庸国、百濮、群蛮就发动叛乱,迫使楚国关闭了北方边境;公元前529年,楚灵王三位弟弟作乱,被他吞并的陈、蔡、东西不羹以及许、叶等国都加入了叛军,进而推翻了楚灵王统治;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曾为楚国盟友的唐、蔡二国就加入了吴军;公元前486年,在吴国伐楚时坚定支持楚国的陈国,又背叛了楚人、投靠了吴国;历史上多次帮助楚国的随国,也曾多次起而叛之……。这充分证明,楚国虽然灭国为县吞并了大量土地,但那些被征服者却没有真正顺从于楚国。当楚人征召他们上前线作战时,其战斗力自然低下。因此,才会出现“楚国士卒虽然众多,但易溃逃,不能打硬仗”的现象。
文章插图
底层士卒人心不齐,或许是楚国难以出名将的另一重要因素吧!八百年楚国,历史悠久而辉煌。如此辉煌的成就,与早期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奋进精神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楚武王改革封建制、创立县制之后,楚国发展更是日以千里。可正是楚国早期发展得太过顺利,让后世楚人习惯性地躺在先辈辉煌业绩下坐享其成,失去了进一步改革图强的精神。所以,自楚庄王以后,楚国就缓慢走向了下坡路。【 楚国|楚国号称东周最强诸侯国,却与最弱的韩国一样难产名将,为什么】
文章插图
楚国难产名将,或许正是从另一角度反映出楚国在发展中的瓶颈:如果不是内部弊端长期存在,为何楚国会与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一样,鲜少诞生名将呢?
- 清朝时号称人间炼狱的宁古塔,到底有多恐怖?
- 张仪为何多次戏耍楚国?除了政治目的,他还要报仇雪恨
- 武艺|三国:许褚号称虎痴,却被张飞一合打败,他还敢猖狂吗?
- 大军|此人丝毫不输于吕布,独身一人力压群雄,号称三国第一名将!
- 百里奚在秦国成为一代贤相,为何在晋国楚国却仅仅被当成奴隶
- 这五枚银币,号称“五大天王”,家里有的就发财了
- 公孙衍促成五国伐秦,楚国选择同盟坐观成败,会战修鱼,三晋惨败
- 河南这座庄园 一门双进士号称“中原第一官宅”慈禧光绪下榻于此
- 楚国|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 楚国人的伍子胥,为何投吴灭楚不合常理的举动,还被后人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