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楚国号称东周最强诸侯国,却与最弱的韩国一样难产名将,为什么( 三 )
文章插图
结果,斗廉迅速出击,杀了陨人一个措手不及,击溃了敌人。其他四国见陨人溃败,也吓得赶紧退军了。屈瑕顺利与贰国、轸国结盟,踏出了楚国突破汉水天险的第一步。从这两次战役来看,斗廉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地选择战术战法,还能以弱胜强,颇有名将之风。春秋初有斗廉,春秋晚期有沈尹戌,证明楚国从来就不缺乏优秀的军事人才。可为何到战国后,楚国都没能诞生与列国名将相提并论的顶级军事家呢?除了前面提及的制度性约束外,恐怕还与楚国另一特点密切相关。
文章插图
楚武王执政之时,创立了县制;之后他又自认蛮夷,完全脱离了周王国体系。从此,楚国就踏上了“灭国为县”的迅猛扩张之路。楚武王时期,楚国基本控制了整个南阳盆地;楚文王时期,楚国突破南阳盆地,将领土扩张到淮河上游;楚成王时期,将领土扩展到了淮河中游;楚穆王之后,楚国国土基本覆盖了淮河全流域……。楚国扩张得如此之快,以致后来楚灵王曾骄傲地自夸道:“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畏我乎?”陈、蔡、东不羹、西不羹等国被楚人灭国为县后,楚国征兵潜力就陡然增加了三千乘,那么楚灵王之前历任楚王所灭的那些诸侯国其征兵潜力又有多大?由此判断,在春秋中期以后,楚国也许就成了东周第一个万乘之国!此时,楚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晋国,顶多也不过是五、六千乘之国!正因实力强过一般诸侯国太多,所以争霸天下时,楚人已不屑利用谋略来巧胜,而更喜欢以实力光冕堂皇地碾压对手。斗廉之后的两百余年里,楚国再没涌现出善于谋略的战将,直到沈尹戌的出现——既然楚国实力已足以碾压东周绝大多数诸侯国,还需要谋略干嘛?以春秋历史来看,泓水之战,城濮之战,楚庄王攻破郑国、围攻宋国,鄢陵之战等等历次楚国对外大规模作战,都是堂堂正正与对手正面对决,鲜少玩弄阴谋诡计。但也有例外,楚晋第二次争霸的邲之战,楚人就是依靠不宣而战才占据了先机,最终击溃了晋军。可邲之战当时敌情不明,令尹孙叔敖为避免追敌出军营的楚庄王发生意外,才不得已让楚军先发起了全面进攻。
文章插图
从春秋楚人的作战风格可见,楚人根本就不屑玩弄谋略来赢得战争的胜利。柏举之战前,楚国令尹囊瓦之所以敢改变作战计划、去寻找吴军主力决战,其底气也在于楚军人多势众。楚军战法如此简单粗暴,楚国战将能出彩的机会也就相当稀少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人多势众几乎就意味着必胜。因此,楚军的作战风格才会显得如此简单粗暴。可在其他诸侯国眼里,楚人这种战法却并不高明。
- 清朝时号称人间炼狱的宁古塔,到底有多恐怖?
- 张仪为何多次戏耍楚国?除了政治目的,他还要报仇雪恨
- 武艺|三国:许褚号称虎痴,却被张飞一合打败,他还敢猖狂吗?
- 大军|此人丝毫不输于吕布,独身一人力压群雄,号称三国第一名将!
- 百里奚在秦国成为一代贤相,为何在晋国楚国却仅仅被当成奴隶
- 这五枚银币,号称“五大天王”,家里有的就发财了
- 公孙衍促成五国伐秦,楚国选择同盟坐观成败,会战修鱼,三晋惨败
- 河南这座庄园 一门双进士号称“中原第一官宅”慈禧光绪下榻于此
- 楚国|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 楚国人的伍子胥,为何投吴灭楚不合常理的举动,还被后人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