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易帜|少帅张学良为何一定要杀老臣杨宇霆?( 二 )
文章插图
杨宇霆剧照无论是张作霖时代,还是张学良主政时,可以说杨宇霆都是奉系对日交涉的代言人。杨宇霆对日本采取的策略是软硬兼施,相机利用。或运筹帷握,或折冲于樽俎之间,虚以周旋,使日本深感杨“不易对付”。尤其是张作霖从政十多年 间,主要是杨宇霆从中作梗,使日本对东北提出的大部分要求都没有实现。杨宇霆兼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期间,招揽了不少西方技术人才,如德、英、奥的枪炮技师,并不专聘日籍技术骨干,机器也大多是德国制造,表现出摆脱日本控制的倾向。对此,日本驻东北的权威机构关东军对其十分忌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便把杨宇霆视作侵略东北的障碍,千方百计地想除掉他。早在张作霖被炸时,日本就别有用心地说皇姑屯炸车案是杨宇霆为了推翻张作霖而采取的行动。目的是“使之互相疑忌,以便引起向变”。张、杨因东北易帜矛盾激化后,日本人趁机利用《满洲报》举办所谓东三省民意测验的新花样,故意贬低张学良,煽动张学良对杨的仇恨,激化他们的矛盾,达到离间的目的。与此同时,日本还大肆散布谣言,利用假情报、假照片,暗示杨宇霆暗通日本,欲篡张氏政权。这些流言蜚语不时传到张学良耳中,对张杀杨、常的确起了重要作用。杀杨、常后,张学良曾拿出许多照片和信,交给王家祯予以甄别,王家祯据实揭穿了日本人的阴谋,张深感懊悔,但已无法补救了,只好 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吧,我们好好地干,否则对不起邻葛、瀚勃(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字)于地下了。”参考资料《浅论“杨常事件”》、《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评析》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为报仇开始逃亡,后为报恩赡养寡妇一生,东北王张作霖的传奇人生
- 东北军|九一八事件,如果当时东北军奋起抵抗,结局是否不一样,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
- 真实的东北剿匪:座山雕老巢是个木棚子,杨子荣因枪栓冻住而牺牲
- 东北军团长处死4名日军间谍,张学良回电8个字,让人刮目相看
- 安徽合肥:神秘的“东北讲武堂”,曾有二十名合肥籍学员
- 日本投降是害怕美国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天皇说了什么?
- “东北王”张作霖有多狠?曾经下令士兵停止训练,上街杀日本兵
- 他是东北军“二把手”,送儿子参加八路军,后成司令员,名字耳熟
- 张作霖活着的时候,东北有多强?飞机比蒋介石南京政府都多
- 情报人员|日本情报人员拍下的老照片 张作霖统治下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