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如何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的?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作为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作为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主要助手,周恩来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精心筹划指导,积极献计献策,狠抓督导落实,为三大战役的决战决胜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文章插图
商讨重大军情,几乎每天夜里都要参加“五大书记会”。
1948年中央召开9月政治局会议后,我军提出了建军五百万和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的战略构想。此时,战略决战的序幕战——济南战役已经打响。此前,中央书记处虽然也经常召开“五大书记会”,但毕竟次数不是太多。而在大决战期间,几乎天天都开会。据《周恩来传》记载,每天晚上八时左右,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都准时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来,进行集体办公。一般来讲,这些会开得都比较长,几乎每次都是通宵。
周恩来因为兼任代总参谋长,五大书记决策后的具体落实层面,都由周恩来来承担。这样就使得他不仅夜里不能睡觉,白天还得继续开会布置有关工作。所以,周恩来就更显得格外忙碌,工作量绝对是超级饱和。有时工作累了,周恩来“就打开桌上小碟里放着的万金油,用食指沾了一点,抹在两鬓和前额,搓了几下,又继续工作下去”。
文章插图
掌握重大军情,开辟专门的小作战室。
作为代总参谋长,周恩来需要实时掌握重大军情,需要及时为战略决策提供咨询。为此,除了军委作战部外,周恩来在他的住处还设置了一个小作战室。这个小作战室由张清化任主任,实际上相当于周恩来的军事秘书。据张清化回忆,他们每天都根据战局变化分析敌情、掌握我情,标注要图。而周恩来常到这个小作战室了解情况,并与大家一起研讨有关情况。他对敌我双方的总体态势、兵力部署、部队特点、战斗力强弱,甚至国民党方面指挥官的简历、性格等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果遇有什么情况,周恩来总是先仔细地核实并弄清,然后及时向毛泽东报告。
起草签发文电,成为毛泽东战略指挥的主要助手
当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西柏坡所住的院子靠得很近,可以说天天见面。遇有什么问题,两人随时交换意见,共同商议解决。由于当时通信手段受限,战略层面上的指挥主要就是靠电报。对前方的作战情况,“一般经毛泽东、周恩来商量研究确定对策后,多数由毛泽东起草文电,少数由周恩来起草,而所有军事方面的文电都经周恩来签发”。《周恩来传》这样记载道:
“发送军事方面的文电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议后发。有了情况,书记处几个领导人共同商议,然后由毛泽东或周恩来起草文电发出。二是阅后发。由于军情紧迫,来不及一起商议,由毛泽东或周恩来起草好文电,再送其他领导人传阅后发出。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三是发后阅。由于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为了争取时间,由毛泽东或周恩来起草好电文先发出,再送其他领导人传阅”。
- 多次扮演周恩来的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事业发展很不错
- 危险|周恩来一生最危险一次,警卫做替身才得以逃生,祭奠警卫时泪流满面
- 什么人能做我党地下交通员?周恩来提出具备四点要求、六条纪律
- 责骂|女婿上门来拜年,岳父当众责骂他没出息,后来女婿当上了军委主席
- 武汉中学|资历最老的开国中将之一,46军首任军长,周恩来会上亲自为他辟谣
- 大军|49年董其武率6万大军起义,只提出一个请求:军委如何答复的?
- 全国|军委评定此部长为正师级,授他少将军衔,两年后毅然辞职,做了一事惊动全国
- 二兵团|解放军共建立过10个兵团,为什么1948年中央军委只确定了8个?粟裕兵团和陈唐兵团哪里去了?
- 元帅|八路军6个师长,只有他没成开国元帅,晚年当副主席,儿子是将军
- 周恩来|亲爹是大清御前侍卫,丈夫是周总理,家庭幸福却未能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