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诸葛亮也就是鼎力辅佐刘备的人,两人的配合也是相当默契。但是刘备临死前却特意嘱咐诸葛亮要小心此人,不然蜀国危矣。可能就是确认过眼神,是一个祸害。然而诸葛亮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就觉得是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诸葛亮把刘备的嘱咐抛之脑后,不但不听反而重用此人,最终蜀汉的结局应验了刘备的话。
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
文章插图
这个人就是马谡,就是那个丢了街亭的马谡。最初马谡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着刘备进入蜀地,自身才气过人喜好讨论军谋大事。马谡和诸葛亮一见面就对上眼了,两人经常彻夜探讨军事。但是毕竟是最先跟刘备的,刘备对马谡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说:“马谡言语太过浮夸,言过其能,不能委任大事,不然蜀国危矣。”就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刘备看不起马谡,如果重用马谡,那么蜀国可能就会毁在他的身上。但是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比较好,诸葛亮又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为了避免蜀国毁于马谡之手于是特意嘱咐诸葛亮。
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
文章插图
但是没用啊,毕竟人家是确认过眼神的人,一句嘱咐怎么可能有用。诸葛亮非但没有弃之不用,反而重用马谡委以重任。《三国志》里面说的马谡擅长拍马屁,所以诸葛亮才喜欢他的。不过如果马谡真的一点才能都没有,那诸葛亮会看不出来?诸葛之智近乎于妖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诸葛亮治理国家料事如神,但是军事却是他的短板,所以才需要一个高谈阔论的人来撑场面。更何况马谡是荆州人士,诸葛亮要稳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提高荆州集团,不然如何打压巴蜀本土势力,而马谡就是最佳人选。
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
文章插图
在北伐时期,诸葛亮听了马谡的话,让马谡驻扎军事重地街亭。结果马谡非但不听诸葛亮的稳扎稳打,反而驻扎在山上导致张郃断其水源,发动进攻夺取了街亭重地。因为街亭失守,诸葛亮大军没有落脚之地,最终北伐只能宣布失败。此时北伐是最有希望的,但是却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失败。
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
文章插图
诸葛亮为了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信,挥泪斩马谡,并且自降三级以示惩罚。如果当时不是马谡驻扎街亭,那北伐就算不会成功也会有所成就。但是诸葛亮还是派马谡驻扎街亭,结果导致蜀汉兴师动众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如果不是诸葛亮主持大局,蜀汉很有可能陷入生死存亡之际。
此人|刘备临死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危矣,诸葛亮不信,结果都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