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为求学十五年不归家 六十多岁才出仕 死后皇帝亲自为其送葬!
他是东汉的名儒,为了学成在少年时曾十五年不回家乡,一心跟师傅学习。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被皇帝看中,选为太子教书。手不释卷,是老师中的佼佼者,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这便是东汉时期的——桓荣。
文章插图
桓荣少年时就很喜好读书,拜博士朱普为师。因为家中贫寒,他只得一边读书,一边帮别人做佣工才能养活自己。但是他从未喊累,反而精力充沛,为了能更好的学习,不浪费时间,他曾十五年不回家,一心一意的读书理解经义。一直等到王莽篡汉天下大乱才回去,恰逢老师朱普去世,又是大乱之年,可是毕竟老师对自己有教育之恩,所以又回到老师家中,为老师背土筑坟。王莽失败后,他就抱着经书和学生一起跑到山上去,虽然很苦而且还吃不饱,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为学生讲经论卷。
文章插图
东汉王朝建立以后,六十多岁的他被朝廷招聘当太子的老师。为何他六十多岁才得到官职,原因是战乱和不被朝廷所知。后来他的学生一个叫何汤的人,教太子读书,得到皇帝的赏识,打听之下才知道桓荣是他的老师。学生都那么有才能更何况老师,于是下旨招聘他担任议郎,并且赏赐十万钱,让他专心教太子读书。每到朝会的时候就让他在众大臣的面前讲解经书,可以说整个朝廷之上都是他的学生。就连汉帝刘秀都惊叹道“我得到先生实在太晚了,如果能早一点得到您,那将会更早的结束国家战乱了。”
文章插图
桓荣每次与人辩论时都先让别人说完,再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而且以德服人,从不逞口舌之快。在得到皇帝的赏赐的时候,焚香跪谢,礼仪聚到。有一次他生了一场重病,太子刘庄去带着很多珍贵物品去看他,并跟他说“您教育我那么久,我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您安心养病,不用为家中之事操心,一切有我呢。”能得到储君的爱戴,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而且还是在他生病期间早晚问候,从不间断。后来桓荣痊愈了,太子刘庄继位以后,给他加官进爵,就连他的弟子们有很多人都当上了大官。每次他生病皇帝都派专人给他看病,最后在他八十多岁的时候,自知时日不多,便想着归还爵土。皇帝要去他家看望他,为了表示尊重,在离他家很远的街上便下车步行,沿街走着去他家。手拿着经书抚摸着桓荣干枯的手,流下了眼泪。他死后,皇帝为他脱下皇袍亲自送葬。二十年时间,他从一个平民老百姓,变成关内侯,皇帝敬重的老师。【 送葬|为求学十五年不归家 六十多岁才出仕 死后皇帝亲自为其送葬!】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赵匡胤|赵匡胤为什么传位于兄弟, 而不是儿子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