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乎|刘宏宇:诸葛亮功败垂成还是济世奇才,姚广孝成就累累却是妖僧,冤乎?

作者:刘宏宇

冤乎|刘宏宇:诸葛亮功败垂成还是济世奇才,姚广孝成就累累却是妖僧,冤乎?
文章插图
(诸葛亮)
因为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很多人知道或者“更”知道了姚广孝这个名字。电视剧中,姚广孝是永乐大帝的谋士、国师,也是皇家子孙的导师,有着诸多不像个出家人的怪癖、习惯,是“反对势力”憎恶到杀之后快的人物。
作为是北京人,笔者对姚广孝稍早、稍多了些知晓。因为他是到今天仍大体存留的北京中心市区总体格局的总规划师,也是享誉全球的紫禁城(故宫博物院)的最重要设计者之一。
当然,他也是永乐一朝最有影响的“谋臣”,同时也是当时乃至后世难得一见的高僧。
说“高僧”,可能会被喷。喷的会认为,姚广孝推动、辅弼本质上是“谋篡”的“靖难之役”,帮助燕王朱棣夺取皇权、排挤“正统”,是“倾国之士”,漫说本身是个出家人,便是寻常俗人,也绝非正人君子。
这种近乎“根深蒂固”的负面认识,总让我想起另一个也被根深蒂固“正面”认识的古人——诸葛亮。进而,顺着这番想起,就禁不住将此二人做做比较。
大概,拿这俩人比较的,还真不多。所以少许说说。

冤乎|刘宏宇:诸葛亮功败垂成还是济世奇才,姚广孝成就累累却是妖僧,冤乎?
文章插图
(姚广孝)
(一)“贤德忠良”vs“倾国之士”
跟诸葛亮很相似,姚广孝也生于乱世。跟诸葛亮不同的是,他真的是“布衣”出身。
诸葛亮虽自称“本布衣”,而其实,他的家族跟“荆襄权贵”是有关系的,他“出山”之前,家里哥哥弟弟,差不多都在东吴做官。所以,他这个布衣,严格讲,算“官员家属”。
姚广孝那时候,因为是汉人,几乎就没有做官的机会,也就难成为官员家属。《明史》记载,他出身在行医的家庭。行医,如果不是“御医”,基本等同于“匠人”,今天讲,就是“手艺人”、“勤行”。那时候,类似这样家庭以至于社会地位略高些的普通家庭,孩子要么继承家业,如同鲁迅先生说的——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要么就出家为僧,想方设法在崇尚佛教的元帝国“体制”内谋个差事,算是“曲线发展”。
相比诸葛亮背靠官员家属身份的“自由躬耕”,姚广孝的成长之路,更多了些无奈。
之所以冒着被喷“大逆不道”而把世代称颂的“贤德忠良”诸葛亮跟负“倾国之士”名头的姚广孝摆在一起比较,是因为,这俩人所做的“大事”,很是相类。
都是在乱世中遇到了“明主”。

冤乎|刘宏宇:诸葛亮功败垂成还是济世奇才,姚广孝成就累累却是妖僧,冤乎?
文章插图
都是辅佐着明主,以军事手段谋取“王霸”。
都“发挥余热”地为明主调教继承人。
明主!刘备若是,朱棣便也是。甚至——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