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十七、芈氏家族销声匿迹( 二 )


而且,在前面王氏家族的章节中曾经分析指出,王氏家族很可能很早就与大秦王室联姻,王稽因罪被处死而没有带来灭族之祸,可能主要就是这层关系发挥了作用,不然也就不存在王氏二将,在本章节中则进一步分析出王氏家族可能与芈氏家族还有联姻关系。
但王稽不可能是因穰侯报复而死,虽然穰侯四度为相,但自从王稽向秦昭襄王举荐了范雎之后,穰侯就罢官回到封地,并死于封地,或者有其他的芈氏家族心腹亲信借王稽通敌之罪报复,但此时秦王室、芈氏、王氏家族已经成为大秦帝国权力核心的中坚,王氏家族也就很难遭遇灭族大祸了。

是因为|十七、芈氏家族销声匿迹
文章插图
其次,武安君白起主持大秦帝国军事时,也不可能任用异己,其时的王氏二将无疑也与白起有较亲近的关系,符合大秦王室、芈氏、王氏三大家族相互联姻相互支持的推断。而且,王氏二将往往作为方面主将主持一方战事,在大秦帝国军事系统中也有较高的地位,自然王氏家族也会乐于攀上芈氏家族的姻亲,这些关系在几代之内是不会演变为大屠杀的,即王氏家族会通过影响胡亥而发挥提携旧的姻亲之族芈氏家族的作用。
特别是武安君白起的军事造诣极高,能够指挥大秦军队取得对赵长平之战的胜利,坑杀赵军四十万降众,其所率领的高中级僚佐无疑也具有很高的军事造诣,即王氏二将屡屡作为方面主将为后世的王翦、王绾等人创造了条件,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而这主要是从白起作为开端的,在胡亥继位之后,如果王绾是胡亥外祖、而王翦是胡亥岳祖,那么二世皇帝的恩泽就可能额外延续于芈氏家族。
甚至也不排除,胡亥的母亲乃是芈氏家族,如此,则胡亥娶王氏妃为皇后也顺理成章,而且更容易坚定屠杀六国出身的家族的信念,并自然地就想到先祖穰侯对宗室的屠杀,确立了近百年的王权、帝权稳定,而芈氏家族本身类于戎翟,或者其间有戎翟的姻亲关系也未可知,这样来分析胡亥的出身才更为全面。
前面的章节中还曾分析指出,秦始皇长子扶苏不可能出于芈氏家族,主要就是胡亥屠杀芈氏家族的风险太高,相反,如果胡亥是出于芈氏家族妃,那么《史记》中对大秦帝国史料的缺失,对三大家族的隐讳等,就完全成立了,即主要还是秦王室、芈氏、王氏三大家族确立的关中世系,又在汉武帝朝获得了相对主动的权力和地位,并在不局限于历史的诸多问题上发挥了作用。
最后,所有的分析都有利于芈氏家族安然度过胡亥的大屠杀,正在鼎盛的王氏家族也不会袖手旁观数代的姻亲之族就此没落,虽然在随后的历史记载中,特别是天下战乱中,再无芈氏家族的记载,但芈氏家族却可能转为文臣,或者以中低级官僚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