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亡|惨烈的松山战役,灭一个日军有7个官兵阵亡
中国远征军为了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从印度反攻缅甸,配合驻印军行动。从1944年6月至9月中国军队对滇缅公路上重要隘口松山发起了攻击。早在1942年5月,日军进驻怒江西岸后,将松山作为警备中心、进攻据点和防御支撑点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开始阵地建设。经过近三年秘密施工日军在松山修筑了永久防御工事。
文章插图
这些工事极为坚固分为三层。最上层是作为射击用的暗堡,用钢板覆盖后再浇筑混凝土,能抗击炸弹的攻击。下面两层作为储藏室和士兵休息的地方。整个工事全部掩藏于地下山体内,工事内部四通八达,甚至可以走汽车和坦克。虽然工事复杂,但是因伪装良好,无论空中还是陆上,均不易查觉也不易破坏。
文章插图
1944年6月,国军两万余人在美国飞机的掩护下强渡怒江,随即开始对松山发起攻击。当时日军在松山暗堡内的兵力有1300人,机枪、火炮各种武器一应俱全且弹药充足,并且准备了大概半年的食物。日军想凭借坚固工事,阻击我军于松山之外。狂风暴雨的炮击过后国军几百名士兵摸索前进,在距离松山阵地只有一百米的时候,日军暗堡内火力齐发,密集的火力网瞬间将冲在最前面的上百名士兵覆盖,将士们纷纷倒在血泊中。
文章插图
第一次进攻失败,让国军损失上百名士兵。带队将领李弥将军决定用炮火饱和式覆盖后,再发起攻击。炮击过后松山山体泥土几乎被掀起来一层,所有树木几乎全被连根拔起。其实这样的炮击对日军暗堡根本不起作用,龟缩在暗堡里的日军,没有伤到丝毫。在国军再次进攻时,同样被日军密集火力打退。如此几次进攻,均已国军士兵大量伤亡告终。在总结作战经验后,李弥将军决定采用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战术,一点点啃下这块硬骨头。
文章插图
这样战术看似稳扎稳打,其实正好陷入日军所设想的持久战中。6月中旬雨季来临,道路泥泞,补给难以正常供应,士兵们饥肠辘辘,又缺医少药军队士气陷入低谷。但是国军攻击战斗并没停止,枪炮昼夜不停,中日双方陷入拉锯战。日军利用有利地形顽强抵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双方寸土不让。此时对于中国军队来说,退则后勤得不到保障,进则可将松山,腾冲,龙陵三处战场连成一片,进而打通滇缅公路。
文章插图
松山之战,只能胜,不能败。战斗进行到9月,此时的松山已是满目疮痍,阵地上到处都是国军士兵尸体,很多地方的泥土都被将士的献血染成暗红色。国军一共对松山发起了9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面对惨状,李弥再次调整战术,决定挖地道通向松山日军阵地。就这样地面上国军士兵佯攻,地下昼夜不停挖地道。最终,地道挖到了日军暗堡上面,在地道内放入几十吨炸药,最终将暗堡内的日军送进了地狱。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