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民族|“远见改变命运”——戴高乐领导力学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 五 )


他是幻想的大师。而且,像一个老练的幻想家那样,他是表现自己品质的魔术师。
表面上看来他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他却往往做到了”。
04、
当选总统后,尼克松马上让人将《剑锋》一书翻译成英文,每天睡觉前总要翻一翻。
1969年,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访法,戴高乐告诉他“我是为后天的报纸制定政策的”。
尼克松闻之非常感慨,当全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们人人忙于应付当天的头条新闻和压力时,戴高乐却不为当下忙碌,而是运筹于未来,从而使其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考察事物并总是领先于时代。
在今天的商业生活中,中国企业家们何尝不在纠缠于每天的具体事务,能够为后天的报纸制定政策几无可能。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今天世界的商业生活还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的种种乱相,抑或迷茫与不确定性,都源于我们每个人“为后天报纸制定政策”的能力匮乏。
换言之,后疫情的国际企业竞争也是一种戴高乐所说的建立在智慧与本能基础上的远见能力的国际间智力竞争。
环顾我们的商业生活,类似远见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如果不是乔布斯的远见与执着,苹果公司就不可能成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公司。
奥巴马说过“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科技产业,并取得了历史上罕有的成就: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今天,无论是乔布斯还是科技狂人马斯克,还有脸书扎克伯格、亚马逊的贝索斯、优步的卡兰尼克和爱彼迎的切斯基等人,每一个世界伟大企业的商业成也是其领导者远见能力的成功,是这样的能力使他们在较早的时间就看到世界未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及其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供给。
当然,我们为此将戴高乐与乔布斯等企业家的远见能力相提并论,无论是其所处的时代及其远见定义内涵和目标实践等均存有本质差异,但从领导力学的远见能力角度考察,两者却异曲同工,即领导者必须高屋建瓴,要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美好的未来。
这在戴高乐的领导力哲学中就是拒绝宿命论和等待主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教育背景、人生阅历,包括性格差异等,我们在面临同一件事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远见能力又成为领导力素质中最稀缺的资源。
我们看到戴高乐一生博学,其远见卓识既是一种天赋,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更是一种智慧与本能加灵感的结晶。
戴高乐自幼接受天主教教育,大学上的是拿破仑创办的军校,一生严格自律,博览群书。

法兰西民族|“远见改变命运”——戴高乐领导力学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
文章插图
在爱丽舍宫时国务活动再忙,一周也要看二本书。戴高乐一生著书等身,其《战争回忆录》等既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美文,并成为法国中学生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