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油电永远不可能平权!内燃机天生就高电车一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拿到千亿级别补贴之后的电车 , 在2024年年底的渗透率终于接近50% 。
整个市场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都在选择新能源车 , 在大量的补贴推动下 , 赋予了新能源车比油车更高的价值 , 这些补贴包括但不限于免购置税、更大的置换补贴力度、不限行、不限号、可以享受更低的电价福利等等 。
买新能源车 , 在福利政策上就要比油车更好 。
【实话实说:油电永远不可能平权!内燃机天生就高电车一等?】尤其是出行成本 , 新能源车出行成本低的核心关键 , 其实就是依托了国内福利能源的体系 , 国内市场的家用电定价 , 绝对是全球最低 , 日常情况下每度电5毛钱左右 , 谷值只有3毛多 。
和石油这种黑色黄金不同 , 国内的电价是普惠大众的能源 , 用来驱动车辆属于价值转移、用途升级 。
每年整个市场投入大量的补贴给到整个电动化产业链 , 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研发、电池包、锂矿、 车企以及购车补贴上 。
给补贴的重要原因 , 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去买新能源车 。
我们退一步来看 , 如果拿掉了目前给新能源车的一系列补贴 , 如果未来买新能源车需要交税、切换到工业用电的定价体系、需要限行、限号 。
一个问题:还有多少人会买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主要分为两种技术路线 , 一种是没有内燃机的纯电动车 , 比如说特斯拉这种 , 另一种是带着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
我们说过很多次 , 只要有发动机的 , 都只能算油车 , 不带发动机的才可以被标定为新能源车 。
混合动力系统是吸纳了一部分电车的优势 , 有一定纯电续航能力 , 但不是特别长 , 更多人日常出行还是会依赖电池包 , 但促进他们选择这类车型的核心原因 , 还是因为有内燃机在 , 可以提供更强的安全感 。
纯电车存在的意义 , 更多是借助电价的低廉定价优势 , 降低用车成本 , 同时因为电池包上车 , 提升整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表现 。
短板很明显 , 就是作为一个工具 , 纯电车是不合格的 。
我们一直在提一件事儿 , 国内的消费者买车 , 一定要注重的是基本产品力的扎实程度 , 有内燃机在的技术路线 , 说明作为一台车的扎实程度非常强 。
纯油车、插混、增程严格意义上来说 , 就是产品力很强的类别 。
在以上三种技术路线中选择自己认同的产品 , 完全没有问题 , 所以我一直认为给予新能源车大量补贴的背后 , 就是为了给纯电车本身就缺失的产品力加分 。
只有加分到一定程度 , 才能拉平和油车的差距 , 这里说的油车包括插混和增程 。
从销量榜单中也能看到 , 2024年销量排名前20的车型中 , 纯电车上榜的只有Model Y、海鸥、元PLUS、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 。
除了Model Y之外 , 其它车型都是以价格为核心竞争力 , 大量消费者选择它们都是因为“便宜” , 比如说3万预算能买到的宏光MINI EV 。
即便是在新能源时代 , 大量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带着内燃机的车型 。
发动机这个东西 , 从100年前被设计出来就具有天然的优势 , 无论是汽油机、柴油机还是煤油机 , 它们的可靠性、稳定性、性能、寿命以及可修复能力 , 都非常强大 。
车辆存在的意义就是生产价值 , 只是在家用车这个板块中 , 生产价值这个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了 , 所以才在这个时代被忽视 。
但退一步来看 , 拖拉机、三轮车这种遍布大江南北的生产工具 , 靠的还是内燃机 。
轮船、飞机、重卡等等更是内燃机的强势推动者 , 一定意义上的电动化能够推动消费升级 , 但丢掉发动机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所以“油电平权”这个口号 , 一直喊的都有问题 , 在汽车这个品类中 , 内燃机天生就高纯电车一等 。
- 新一代“丰田RAV4”正式敲定,外观进化,配全新1.5油电混系统
- 4S店老销售酒后吐真言:买车记住“4要4不要”,永远都不会吃亏
- 风向大变!油电同权即将实施,或成燃油车去留分水岭?
- 本田版911来了,2.0L油电混动,这才叫绝美颜值!
- 这才是顶级商务车!油电混动,喝92仅5.5L,双零重力座椅,16万级
- 新款欧规丰田Yaris上市,1.5升油电混动
- 油电同权倒计时,油车主们却哀声遍野?
- 实话实说:2.5bar的“通用胎压”,从来都不是轮胎需要的最佳胎压!
- 最好的油电混合车排名第一,难怪那么多用户都选择它
- 燃油电车两手抓,这家车企将成下一超级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