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之争,吉利VS比亚迪谁更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去年 , 吉利为了追上比亚迪 , 夺回“自主一哥”的头衔 , 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比亚迪的行动 。
包括精准对标比亚迪畅销车型 , 推出星愿、银河E5、星舰7等产品;贴身缠斗比亚迪技术 , 推出“长刀不是最优解”的短刀电池 , 争当热效率第一 , 以及在年底推出和DM-i十分相似的单挡混动EM-i 。
在一波“针对”操作后 , 吉利的新能源销量大涨 , 2024年全年新能源销量超88万辆 , 同比增长92% 。
我相信你也很好奇 , 吉利和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 , 到底谁更强?吉利有没有可能后来居上?
“长刀不是最优解 , 短刀才是新一代”这句话 , 在吉利的各种发布会上被反复提及 ,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短刀电池VS刀片电池
顾名思义 , 长刀即刀片电池与短刀电池最大的区别就是长度 。 短刀电池的长度为580mm , 刀片电池的长度大多在960mm 。 比亚迪的专利信息显示 , 刀片电池还可能做到2.5米 。
更短的单体电池意味着更灵活的布局 。
比如 , 针对小型、紧凑型车 , 短刀可以放两排;针对中型、中大型可以放三排 。 刀片电池则可能需要不同长度的单体 , 来满足不同大小车型的需求 , 规模化生产的难度更高 。
相对的 , 因为长刀布置起来所需模组数量更少 , 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 理论上更容易做出高能量密度 。
另外 , 长度也代表着正负极极耳间的距离 。 极耳间的距离越短 , 电子在正负极间迁移的路就越短 , 因此内阻更低 , 电量损耗更小 , 发热更少 , 更利于电池安全 。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 短刀电池灵活性更高 , 电量损耗少 , 更安全 , 优点更多 。 除了吉利 , 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广汽旗下的因湃电池 , 都采用了类似的短刀形式 。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 , 因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专利 , 明确标注的刀片电池的长度在600-2500mm间 , 其它厂商为了规避专利风险才采用了更短的刀片电池 。 不过 , 据传刚刚申报的比亚迪汉L采用的二代刀片电池可能是短刀形式 , 如果真是如此 , 几乎就实锤了短刀更优的说法 。
参数上 , 因为吉利短刀电池对标的是比亚迪二代刀片 , 能量密度达到了192Wh/kg , 比亚迪现款车型上应用的一代刀片电池 , 能量密度为140Wh/kg , 即将推出的二代能量密度则有望超过190Wh/kg 。
更高的能量密度 , 意味着能通过更轻、更小的电池包 , 达到不错的续航 。 这也是银河E5比元PLUS尺寸略大 , 电池能量相当 , 但整车重量更轻、续航更长的原因之一 。
吉利和比亚迪的热效率之争 ,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热效率46.5% VS 46.06%
DM 5.0发布时 , 比亚迪宣称其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6.06% , 吉利立马就甩出了一张46.1%的中汽研认证证书 , 说自己才是最高的 。 最终 , 吉利将一款热效率达到46.5%的发动机量产 , 并应用在了全新混动系统EM-i上 。
为啥要争热效率呢?
这股风 , 其实是被日系品牌吹起来的 , 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油耗更低、技术更强 。 后来自主品牌跟风 , 各种争第一 , 号称比日系更强 。 久而久之 , 热效率就成了低油耗的代名词 。
实际上 ,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
车企们宣传的最高热效率 , 通常代表发动机在某一转速、功率、扭矩下的热效率 。 我们可以看下面这张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 其中标星的地方 , 就是最高热效率 , 是一个峰值 。
【新能源技术之争,吉利VS比亚迪谁更强?】
由此可见 , 车企宣传的热效率并不代表在实际情况中 , 随随便便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 更不代表实际使用的油耗高低 。
相比热效率有多高 , 不如看发动机最佳工况区间的范围有多广 , 也就是把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 看作是一个梯田 , 梯田顶部的面积 , 更能代表这个发动机是否省油 。
关键是 , 比亚迪的46.06%和吉利的46.5%的差距很小 , 也就更不能代表谁更省油了 。 总之 , 热效率这个数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 , 或者说是技术攀比 , 大家看看就好 。
上文盘的电池、发动机 , 它们的究极综合形态 , 就是混动系统EM-i和DM-i 。
EM-i VS DM-i
去年年底 , 吉利正式从三挡混动切换至单挡混动 , 并为其起了一个非常比亚迪的名字——EM-i 。
吉利这么做 , 主要有两个目的 。
一是为了降低混动系统成本 , 降低车型售价 。 搭载3挡混动系统的吉利银河L7 , 价格区间为12.57万~16.97万元;同样定位于紧凑型SUV , 搭载EM-i的吉利银河星舰7 , 价格区间仅为9.98万~13.28万元 。 两者起售价 , 相差近3万元 。
二是为了更极致的燃油经济性 。 55km纯电续航的吉利银河L7的WLTC综合油耗为2.35L/100km , 同样纯电续航的星舰7则有所降低 , 为2.1L/100km 。
这一波操作 , 也击中了比亚迪DM-i的两大优势:低油耗、性价比 。 在星舰7上市之后 , 比亚迪宋Pro立马跟上降价到了9.98万元起 , 可见比亚迪的危机感 。
对比星舰7和宋Pro、宋PLUS的参数 , 能发现 , 吉利的发动机、电机参数更强 , 因此零百加速更快一些 。 比亚迪的电池更大 , 纯电续航更长 , 综合油耗更低 。
从账面数据来看 , EM-i性能略强 , DM-i续航更佳 。
此外 , 还有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细节 , 就是吉利EM-i用上了SiC MOS , 而DM-i是Si IGBT 。 作为新能源车逆变器的重要部件 , 这两种半导体会影响到车辆的能耗 。
SiC MOS没有电流拖尾 , 且体积更小 , 能量转化的损耗更低 , 能让车辆的能耗表现更好 , 也就更容易做到长续航 。 但SiC的成本更高 , 也因此常用在高端车型上 。 IGBT的最大优势就是工艺简单 , 成本更低 。
具体到车型上 , 由于宋Pro、宋PLUS DM-i都没有公布能耗数据 , 我只能用CLTC续航和电池能量进行换算 , 结果如下 , 的确是吉利星舰7的能耗更低一些 。
对比吉利和比亚迪的电池、发动机和混动系统能看出 , 吉利在硬件上更舍得下本 , 在多数账面参数上也能领先一点点 , 这就是吉利的后发优势 。 毕竟标杆已经摆在那了 , 就算想尽办法 , 也得争取一点优势 。
后发优势 , 不一定后发先至
但后发也有劣势 。
后发者的技术验证时间较短 , 消费者的认知程度更低 。 同时 , 后发者也是追随者 。 今年 , 比亚迪将全面发力智驾 , 下到海鸥 , 上到仰望 , 都会搭载不同类型的智驾方案 , 以此作为新的技术爆点 。 从目前吉利的智驾布局来看 , 想跟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吉利和比亚迪 , 你更看好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凭什么新能源车不交养路费,全让油车交?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呢?
- 又一造车新势力宣告破产!曾被曝出虚假生产
- 国产车别乱选!2024年新车质量榜:达标率不足半数,吉利长安前五
- 全新一代丰田卡罗拉,惊艳全球!
- 新一代奥迪Q3轿跑版曝光,配三套动力+Q5同款内饰,对标宝马X4!
- 条件放宽!25年以旧换新补贴来了,国4汽车也享受高额补贴!
- 2024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出炉,三个品牌包揽前10,第一名没有悬念
- 越野车加MPV加超跑,吉利发布三合一新款车,智能驾驶
- 丰田又出全新SUV,15万,配L3级自动驾驶,技术再突破,太香了
- 全新本田MPV亮相,将搭载4.5代超级混动!国内售价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