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

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

文章图片

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

文章图片

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

文章图片

【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这事难办了!H-20实机从未现身过,这缩比模型都有了

文章图片


仔细想一想 , 是不是这个道理?一般都是服役之后 , 这种缩比模型才会出现 , 即使是歼-35A , 也是珠海航展现身之后 , 缩比模型才亮出来 , 这已是最快的速度了 。



至于近期的大热门机型 , 当然是成飞与沈飞的两款六代机 , 在此之前 , 可是没有出现任何可以对外售卖的缩比模型 , 现在轰-20没有任何实机现身的情况下 , 这就出来缩比模型 , 显然不太对路(后来想了一下 , 似乎是珠海航展现场某个展示大厅内大屏幕上出现的有人驾驶的轰-20电脑合成视频里的构型) 。

更大的可能性 , 该机不是推倒重来 , 就是彻底放弃 , 想来也对 , 现在谁还在乎慢悠悠的B-21?又不是天顶星技术 , 可以实现可见光下的彻底隐身 , 再加上精确制导层面的大量运用 , 凌空轰炸早已是过去式 , 思路必须要转换一下 。

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珠海航展上现身GDF-600高速平台 , 可以将多种类型功能载荷快速投送至目标区域 , 该装备创新性的将高速技术和集群协同作战理念进行融合创新 , 关键就是提升了常规武器作战距离和作战使用的突然性 。

总体参数:平台射程200~600公里、最大弹道高度40公里、起飞重量5000Kg , 平台重量1200Kg , 平台最大飞行速度是7马赫 。

其它的看图片更为直观了(各种滑翔弹、巡飞弹乃至无人机都可以装到肚子里) , 关键是稍加改进升级的话 , 最远打击距离可以达到6000公里 , 感觉有点蒙圈 , 集群化综合在一个平台上 , 实现快速打击能力 , 关键的理念其实就是“量大管饱” , 看这架势 , 现在超音速巡航导弹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 , 难怪东风100都直接开箱让你看个够 , 基本参数也是毫不避讳 。

与此同时 , 该平台不仅仅是速度贼快 , 关键是无人化 , 这可比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的速度还快 , 更何况这还是航展上贴出的外贸版信息 , 如若真有想法自己也整一个 , 那势必要比航展上的更为炸裂 。

再仔细想想同样是在珠海航展现身的彩虹-7飞翼式无人机 , 号称轰-20缩小版 , 预警、隐身集为一体 , 通过其创新的“载荷结构一体化设计” , 成功将雷达系统与机身完美融合 , 从而增强了隐身性能 , 同时扩大了探测范围 。

当然战斗形态自然也跑不了 , 看看其展示样机周边摆放的各类空射型导弹就明白了;其实除了彩虹-7外 , 飞翼造型的无人机也不在少数 , 其中包括一些类似B-2隐身轰炸机类型的 , 体格硕大 , 无人化和智能化已是未来趋势之一 , 减少战斗减员的同时 , 依靠强大的工业实力快速生产 , 用数量来抵充的话 , 其实同样可以事半功倍 , 即使是成飞露面的六代机 , 目前来看也有点接近歼轰的定位 , 巨大的弹仓同样可以实现较大的载弹量 , 同时高空高速突防也相当的给力 , 如若能携带一批“忠诚僚机”的话 , 这战力值还得翻倍 。

综合下来 , 传闻中的轰-20的急迫性显然没那么强烈了 , 新形势新技术趋势之下 , 有人驾驶的它 , 这定位还真不太好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