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将至 小心这五个 “有毒”伎俩

《“双11”将至 小心这五个 “有毒”伎俩》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据新华社电 “双11”将至,网购“买买买”开始升温,各类骗局也将进入高发期。消费者要谨防不法分子五种惯用伎俩。





伎俩一:发带“毒”中奖短信。“双11”临近,各商家促销短信也蜂拥而至。如“双11”活动有奖调查,或是淘宝周年庆典感恩大回馈活动的短信,短信中以苹果笔记本、iPhoneX等奖品为诱饵,附上钓鱼链接,网友稍不留神点击,不法分子就有可能将用户的网银账号密码窃取。





伎俩二:打“二维码”主意。不法分子在一些网店或街边展示扫描二维码,商品即打折的信息,实则是将木马病毒藏匿在网址中,然后转化为二维码诱导用户下载。当用户误以为是促销信息扫码后,其实已将网银木马静默下载到手机。用户再次登录网购软件时,网银账户很有可能被洗劫。





伎俩三:“假冒”电商应用。各类以假乱真的恶意软件,假冒“天猫”手机客户端等应用。一旦用户信以为真,在伪网购软件或网购页面输入支付账号密码等信息,就很有可能给网银账号带来极大风险。





伎俩四:假扮“亲人”让代买。不法分子使用“套牌木马”病毒能够修改中招手机中“爸”“妈”“姐”等家人的手机号码,更为危险的是,这类木马还会将正版支付宝付款页面替换为钓鱼页面,窃取支付宝账号和密码。





伎俩五:冒充客服,网上“钓鱼”。不法分子在各电商的交易记录里寻找用手机号注册的买家,然后冒充客服人员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获取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再骗取消费者的短信验证码完成交易。





针对“双11”可能出现的这些网购诈骗,安全专家提示说,不明链接和二维码千万别乱扫、随意点击;亲朋好友让“代买”要核实;中奖短信莫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