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勿把“中国组装”当“中国制造”,中国模式是大趋势!( 三 )
从1978年到现在的40年里,中国的改革是在开放状态下进行的。
当时,刚好赶上1980年代英美国家发起的新一波的全球化。于是,中国成了其中最大的参与者。
1
打开国门,改变世界
我1981年上大学的时候,中国人均GDP不到300美金,资本短缺。然而,要发展一定要有资本。改革初期,中国特别为外资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外资到中国来,前几年可以免税。第一波进来的是海外华人的资本,而后是西方及其他国家的资本。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西方资本才大举进入。
到了1990年代,我们开始真正加入这个体系。
- 【岛读】郑永年:资本的逻辑与精英的堕落
- 对话郑永年:特朗普推出“全政府对华战略”,中国如何应对?
- 港股IPO蜂拥而至,请勿把港股的IPO发行节奏搬至A股市场
- 郑永年:中国政商关系的历史与未来
- 郑永年:道德外衣下的真实国际关系
- 郑永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
- 郑永年:茅侃侃之死、全民创业与比特币热
- 蔡浩:定向降准与普惠金融政策
- 郑永年:“不纳税、有代表”与西方社会危机
- 郑永年:精英堕落时代的秩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