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育新人,勇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

育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

育新人,离不开社会的文明风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既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也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还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多管齐下,才能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育新人,就要关心青年成长,增强青年本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必须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才能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