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摆脱狭小水域,驶向宽广天地( 二 )

40年飞跃万重山,证明改革开放越深入,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宽阔。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是一条奔涌向前的河流,那么源头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河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这条长河的水面更加开阔壮丽,“极目楚天舒”,西方学者探秘之际,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河床上。正是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想当年,“包产到户”的改革激发了“一分田”的活力,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如今,同样是靠改革,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等举措陆续出台,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财富”。是改革开放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让我们更坚定地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了走自己的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0年经验教训积累,推动改革开放再攻坚,让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更宽广。在很长时间里,有不少人认为,只有西方道路才能使国家走向现代化。然而,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全新选择,正如一海外网站刊文称,在中国模式中,许多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光明未来。对全世界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中国将西方现代化模式从所谓“唯一”还原为“之一”,充分说明发展出题目,是改革在做文章,而不是道路。换句话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唯改革才有出路,唯改革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