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消费了?高房价:这锅我背不起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8年前五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到了8.5%,这个数字创造了2003年5月份以来15年的新低。
一句话中国人不消费了。为什么呢?
不少自媒体,甚至主流媒体纷纷打出了《房价上涨和高房价掏空了老百姓的口袋,大家没有钱去消费了》的标题。这个观点非常受大家欢迎,但是道哥认为这可能打错了板子,情况要比这复杂一些。
根据中国社科院和中央党校的课题组提供的数字,目前城市居民有95%的家庭拥有住房,真正面临“房价上涨”和“高房价”这个问题群体实际上只有5%的家庭!
第二组数字,以北京市为例,每年房地产新房和二手房加在一起的销量大概是20万到25万套。北京市有2300万人口将近1000万个家庭,也就意味着每年面临买房这个问题的只有2%多一点的家庭。
毫无疑问,
不论是2%的家庭,还是5%的需要购房的家庭,都不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零售品销售总额。
另外,在行为金融学里,我们都知道整个中国城镇居民家庭95%拥有房产。根据资产市场价格的规律,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拥有资产的人会更愿意去消费。
也许拿房产来说,大家感受不那么明显,这个规律在股市中最明显。比方说当股市下跌时,所有持有股票的人都倾向于不去消费,或者说消费起来意兴阑珊;当股价上涨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自己的钱多了,财富增加了,会更有消费的激情。
其实房地产市场是一样的。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全国房价出现长期、大幅下跌,你想95%拥有房产的家庭会更愿意消费吗?恐怕后果会更严重……
所以说,
不消费这个锅,恐怕不单纯是“房价上涨”和“高房价”能背得起的。
那么,中国人不消费的原因究竟还有什么呢?
我们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消费群体做一个划分,逐个分析下。
第一、政府部门。
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的三公消费,包括会议差旅等都在不断的控制成本,这都会影响到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
第二,再看企业部门。
最近几年,国有企业逐渐倾向采取,类似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来控制采购、消费、会议、差旅等各方面的支出。这也就影响到了社消费品的零售总额。
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这几年经营环境在不断恶化,一方面能看到像环境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提出的门槛越来越高,大量社会优质资源、甚至民营企业被国有企业逐渐垄断。虽然今年整个企业都感受到经营环境不太好,但是国有企业前四个月利润增长18.4%,前五个月央企利润增长22%。
很明显,随着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在社会上不断被边缘化。这都导致了民营企业消费能力在逐渐降低。
第三,再看一下个人消费群体。
个人是影响社会消费品的最大群体。整个中国的社会职工70%以上是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时候,在这些企业就业的职工,不论是收入、奖金甚至工作岗位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消费能力都在不断降低。
以上这些,道哥认为是影响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的最重要原因。
当房价成为全民焦虑的话题时,很多板子都会打到高房价的屁股上,但这一次可能真的打错了。
·end·
以上内容为道哥原创。
欢迎收听房地产投资老司机
道哥
的课程《家庭买房必修课》。课程由
夏斌、李迅雷、钱小安、李海涛
等数十位大咖向您隆重推荐,
500万粉丝
在线追捧。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回复“ 买房
- 为什么老人家常说“春捂秋冻”?
- 为什么说久坐会折寿?这几个危害,都不算轻的
- 今年960万人将死于癌症 这些习惯让越多中国人患癌
- 肥胖的人,为什么消耗脂肪这么慢?3种体质告诉你答案!
- 练瑜伽为什么要选择瑜伽馆,而非健身房?
- 为什么辣椒炒肉不好吃?我总是忘了加它,难怪肉会柴,不够味!
- 希腊3艘游船倾覆已致3人受伤 或有中国人落水
- 为什么现在的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
- 有些病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医生还要开那么多检查?
- 小伙约会女网友被迫高消费 两杯雪碧一盘瓜子花3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