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鑫钢铁到山西建龙,再到宏达建龙,不变的是那颗“躁动”的心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从海鑫钢铁到山西建龙,再到宏达建龙,不变的是那颗“躁动”的心》。来源是钢铁冶金。

从海鑫钢铁到山西建龙,再到宏达建龙,不变的是那颗“躁动”的心。海鑫|躁动|宏达|建龙---


海鑫|躁动|宏达|建龙---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从海鑫钢铁到山西建龙,再到宏达建龙,不变的是那颗“躁动”的心

对于山西建龙钢铁,市场应该比较熟悉,公司前身海鑫钢铁曾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国内第二大的民营钢企,雇员超过9000人。然而却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于2014年3月被迫全部停产,同年11月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海鑫钢铁重整申请。之后知名钢企建龙集团以其子公司吉林建龙为主体,收购海鑫集团的全部股份,然后将海鑫集团、海鑫钢铁等五家公司合并为一,并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2016年4月正式恢复生产。

资料显示,目前重整后的山西建龙钢铁已经具备560万吨铁、600万吨钢、260万吨精品建材和300万吨热轧卷板的综合生产能力。2017年1至2月份,公司钢铁销售达到42万吨,销售收入12亿元,公司表示第一季度力争实现3个亿利润,全年实现100亿生产总值。

而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则也是运城知名企业,地处河津市宏达工业园区,是运城市能够实现炼铁、炼钢、轧钢联产的大型民营企业,官网显示,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300万吨铁、300万吨钢、200万吨材,产值100亿,总资产25亿元,利税5亿元,员工4000余人。

对于此次强强联合,官方介绍,两家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利用三个月时间进行了联合重组,重组后的山西宏达建龙产品定位为建材和型材,市场主攻方向是西北和西南市场,并在推进产能目标、结构调整目标过程中,超前谋划钢铁延伸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钢铁主业和精深加工辅业并行的产业格局。预计在两年时间内投资10亿元,形成300万吨配套生产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年度税收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虽然官方并没有披露具体重组的细节,但是从框架定义为联合重组来看,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将会是山西建龙钢铁和山西宏达钢铁未来合作运营平台,从而实现双方资本、资源的强强联合。

山西资本圈查阅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山西宏达建龙于2017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注册地为河津市僧楼镇小张村,注册资本为28846万元,山西宏达钢铁占股48.00%,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占股37.00%,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两者之外,还有一家名为遵化市赢达商贸有限公司参与了此次重组,占股15.00%。山西宏达钢铁董事长张会民出任新成立公司董事长,遵化市赢达商贸有限公司的法人汪世峰出任董事兼总经理,山西建龙钢铁总经理出任公司董事。从股权比例和管理层配置来看,山西宏达钢铁将在新成立公司中占据主导,而山西建龙钢铁则在于资本运营。

虽然此前官方对两者这次联合重组并没有披露,但是市场对于山西建龙钢铁此次资本运作并不意外:

当初建龙集团敢于斥资三十多亿元接下海鑫集团这个“烫手山芋”,目标也不仅仅在于海鑫钢铁本身,而是希望以重整后的山西建龙钢铁为中心,打造中西部地区精品钢生产制造基地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综合性工业服务基地,弥补建龙集团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空白。

2016年5月,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曾对媒体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前,通过兼并重组,将钢铁产能从现有2300万吨,增加至5000万吨,其运作逻辑便是满足客户“扩大服务半径”的需求,通过收购,就地服务,减少物流成本,主要收购目标是民营企业,所以说建龙集团有着充足的并购动力,尤其是围绕山西建龙钢铁周围,当时还传出曾拟收购吕梁文水海威钢铁。

同时,张志祥还表示建龙集团计划设立钢铁并购基金。“比如某家拥有300万吨钢铁产能的企业,不想做了,可以把企业资产折换成股份,投到这个基金里,我们共同管理。”张志祥称,该基金正在设定中,但其未透露规模。

而值得注意的是,运城市委书记王宇燕在两会期间(3月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细节:她表示与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最近一段时间多次见面,后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响应中央的号召和要求,在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中,想设立一个产业基金,到省里汇报以后,楼阳生省长、王一新副省长当场拍板,决定大力支持,并把产业基金放在运城。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一个事就定下来了,我在全国20多个省市都有企业,现在我感觉在山西、在运城干事是最痛快、最舒心的”。

如今再将上述几点联系一下,就发现一切似乎都明晰起来,小编觉得,山西宏达钢铁和山西建龙钢铁此次联合重组极有可能就是这个产业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建龙集团立足山西建龙钢铁拓展山西版图的意图便更加明晰。

虽然现在的山西建龙钢铁难复海鑫钢铁当初的”胜景“,但是建龙集团如今却有更多通过并购实现在山西钢铁版图崛起的主动性,通过这次与山西宏达钢铁联合重组,建龙集团在山西的整体竞争力也今非昔比。

当然除了那颗”躁动“的心不变之外,建龙集团能在山西取得这样的效果还离不开山西当地政府不变的支持。

记得曾经媒体曾报道过一则关于当初海鑫钢铁所在地运城闻喜县某官员的说法,“我们县里三顿饭,有两顿饭是海鑫供的,而且是中午和下午”。虽然这只是未经考证的说法,但是作为GDP贡献较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初海鑫钢铁停产之后,运城市尤其闻喜县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说这也是运城市当地政府能够下定决心迅速解决海鑫钢铁问题的主要动力。

这一点也可以从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出,报告明确表示支持山西建龙实施精品建材、热轧卷板、无缝钢管等技改项目,带动高义、宏达等企业,建设省级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和中西部精品钢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形成1600万吨钢材、300万吨热轧卷板、12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

另外,从这次山西建龙钢铁和山西宏达钢铁的联合重组来看,山西当地政府的”撮合“也很重要,从省政府当初支持成立产业基金到最后揭牌都有政府的”身影“。在揭牌当日,运城市市长陈振亮莅临现场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希望确保重组后的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新公司的成立寄予厚望。

所以既有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战略布局,又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建龙集团在山西的拓展才能”得心应手“,真正实现立足山西谋局山西。

另据山西资本圈了解,目前山西省竞争力比较强的钢铁公司还有山西建邦集团、山西中阳钢铁、首钢长治钢铁、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立恒钢铁、新泰钢铁等,在当前市场形势和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不排除未来还会看到山西建龙钢铁和山西宏达钢铁类似的整合重组,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