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历史上“太上皇”的来历:为秦始皇所创 成规于刘邦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游行侠云游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九五之尊,而宰相常常又被称为“一人之下”的人。那么有人会问,皇帝这一人之下是宰相,那么皇帝这一人之上还有没有人呢?答案是:有的!他就是“太上皇”!
父亲|历史上“太上皇”的来历:为秦始皇所创 成规于刘邦
文章插图
▲ 历史上的太上皇们“太上皇”名称大致什么意思呢?它是我国古代的皇帝对未去世的已经退位的前任皇帝的尊称!这是正常的情况!为何这么说呢?秦始皇最先封自己亡父为太上皇 尚未形成制度沿袭“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时期。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他不但自封自己为“皇帝”,而且,为了表示他对自己过世的先王的尊称,于是,将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追封为“太上皇”。
父亲|历史上“太上皇”的来历:为秦始皇所创 成规于刘邦
文章插图
▲ 秦始皇封自己的亡父为太上皇由此可见,“太上皇”这一名称如果从起始时间来算的话,在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不过,在秦朝那时候,“太上皇”这一称呼的用法,并没有形成后世必须沿用的制度。刘邦尊自己父亲为太上皇 太上皇从此成健在前任帝王代名词到了汉高祖刘邦时期,刘邦战败项羽做了皇帝,之后衣锦还乡。当他去拜见自己父亲太公的时候,这时候却闹出了一件尴尬事!刘邦的父亲看到儿子做了皇帝回来了,可今天的儿子已经非昔日儿子,他是皇帝啊,这可不得了,尽管自己是刘邦的父亲,但他无官无爵也是平头百姓一枚,见了皇帝哪敢怠慢!于是,正挟着扫帚站在门口的太公连忙倒退着迎接皇帝(儿子刘邦)进家门。见此情景,原本荣耀感十足的刘邦瞬间感觉不是滋味,自己如今当了皇帝多有面子,可父亲却为何因此变得更加没有面子(父尊)起来。刘邦开始以为是自己的气势吓到了父亲,自感十分的不孝。于是他不解的问父亲为何如此?太公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为化解这场尴尬事,刘邦弄清原委后,立刻下了一道诏书尊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其中的说辞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这一切都源于父亲对他的教诲,因此自己当了皇帝,他的父亲却没有尊号,应当封为“太上皇”,知恩以敬天下。
父亲|历史上“太上皇”的来历:为秦始皇所创 成规于刘邦
文章插图
▲ 刘邦封自己健在的父亲为太上皇之后,“太上皇”这个名号就这么被承袭了下来。古代何种情况下才有太上皇的产生?在中国古代,被尊为太上皇的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儿子做了皇帝,父亲被尊为太上皇。其二、遭遇政变,受到武力胁迫而不得不退位,以太上皇自居。其三、国事难断,宝座不稳,皇帝会主动退位“离危坐”为太上皇。其四、因身体不适,自感时日无久,确实不能上朝厘政,为永葆江山稳固,自愿退位为太上皇。其五、厌倦了当皇帝,希望从繁忙政务中解脱出来,以求清闲逍遥者或者遁世者,让贤退位而为太上皇。其六、昏庸堕落,单纯为了贪图纵欲享乐而退位成为太上皇。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