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日本投降后,士兵回家,他们的妻子是如何迎接的?说出来你别不信
战争是可怕的,枪林弹雨之中无数生灵泯灭,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也许对方的士兵就像是杀手,更或者是极端的恶魔,但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士兵,会是什么想法呢?据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次战役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以及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其中,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了第一个战争的策源地。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一种绥靖政策,他们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以求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嚣张跋扈。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文章插图
而后,经过双方激烈的战争,胜利的天平慢慢的倾向于反法西斯的一方,而后轴心国成员陆续的因战败而投降,只剩下日本依旧顽固的抵抗,而由于日本方面没有按照同盟国发出的公告投降,因此美国方面在日本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彻底打击了日本,因此,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且于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两国在对待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但是,二战后,日本却是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后竭力地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并且歪曲给被侵略国以及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文章插图
其实,这也是因为日本方面在思想上与其他的国家不同的原因,而这也导致了其回国的士兵有了“特殊”的待遇。日本帝国主义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形成并发展,其思想渊源为古代、中世纪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在其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了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引向成为侵略战争。日本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对于他们来说,武士道既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其中便包括效忠君主和绝对服从等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不只是在于武士之间,还使日本具有了军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
文章插图
因此,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认为二战一种侵略的行为,更不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也不觉得这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反而是觉得能够为国家征战,为国家走上繁荣昌盛而感到荣幸。但是,这些为了自己的“正义”而战的日本士兵,回到家中,却感觉十分的羞耻。日本人由于教育的特殊,因此他们的内心深处以及思想都深受军国主义的影响,导致了他们的屈辱心与自尊心非常的强悍,好胜心也非常的强,所以一旦失败他们是无法容忍的,甚至还用切腹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了结自己的生命,以此表达对帝国主义的忠心,也用来保卫自己的颜面和尊严。但是,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败者,还是有很多的日本士兵回国了。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若日本沉没,1.26亿国民何去何从?巴西、澳大利亚是最佳选择
- 老照片 澳大利亚士兵在缅甸 抗击日本法西斯
- 信阳|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 原子弹袭击70多年后,日本广岛被如今是什么样子?
- 作为日本皇室近亲,她却费尽千辛加入中国籍,不准女儿嫁给日本人
- 抗日期间的日本间谍:乔装成中国人模样,还有女间谍被审判
- 武田信玄|武田信玄为何不能统一日本?同期对手都太强,地理位置太差难争霸
- 侵威前夜,日本海军在威海湾的活动概况(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