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一盐商,辞退丫鬟时多送了二百两银子,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

导读: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有一盐商,此人姓汪,家资巨万,田宅无数,家中奴仆成群,是当地的一大豪门。盐商家中有一七旬老母,盐商为人孝顺,所以专门挑了几个机灵俊俏的丫鬟,来伺候母亲的饮食起居。
【 清朝|清朝一盐商,辞退丫鬟时多送了二百两银子,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在这几个丫鬟之中,有一个姓吴的姑娘,年方十七岁,最为聪明伶俐,也最得老夫人的喜欢。老夫人虽然有儿有女,但是对这个吴姑娘依然非常疼爱,可以说,她把吴姑娘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而不是丫鬟。
吴姑娘是杭州人,家中父母双亡,只有两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哥哥,吴姑娘不但得不到娘家人的帮衬,还得拿自己的月钱,去供两个哥哥的开销。也正因如此,在得到老太太的宠爱之后,她很感动,对老夫人和盐商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清朝|清朝一盐商,辞退丫鬟时多送了二百两银子,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
文章插图
几年之后,老夫人得了重病,盐商请来无数名医来为母亲看病,但是由于病势沉重,加上老夫人年纪衰迈,医生们回天乏术,盐商伤心不已。老夫人为人开明,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却也并不悲戚。她在临终前,将儿子叫到床前,对盐商说了一番心里话。
老夫人叮嘱盐商说:“儿啊,娘知道你孝顺,但是人的寿算不能强求,你尽心了也就是了,何况娘已年近八旬,可称长寿。娘临走之前,有一心愿未了,不知你能不能答应我。”盐商听了泪流满面,握着老夫人的手说:“娘的吩咐,儿子岂敢不遵从,您说。”
老夫人说:“咱们家大业大,家里下人也多,我房里那几个丫鬟,都才不到二十岁,我百年以后,你再留着她们也不合适。到时候,你把她们送回各自的老家吧,让她们回家相亲嫁人,好好地过日子,不要在这里做丫鬟了。”盐商听了忙说:“娘,儿子听您的就是。”

清朝|清朝一盐商,辞退丫鬟时多送了二百两银子,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
文章插图
老夫人听了欣慰的笑了,说:“好,好……”老夫人一句话没说完,突然低头不语,盐商一看,老夫人已经溘然长逝了。盐商放声大哭,着手为老夫人操办隆重葬礼不提。安葬了老夫人之后,盐商将伺候母亲的几个丫鬟召集到一块,对她们说:“你们几个都是老夫人房里的丫头,如今老夫人不在了。她老人家临终前,特意叮嘱我说,要让你们各自回家,做个相夫教子的好姑娘,今天你们就可以离开了。”
说着盐商拿出了几个丫鬟的卖身契,分别还给了几个人,然后每人给了一百两银票作为路费。几个丫鬟拿了卖身契,就成了自由身,又得了银子,想起了老夫人的好,不由得流下泪来。她们跪下对盐商磕了头,就起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