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武则天杀害亲女儿,绝对是伪历史,史料对比和政治斗争分析见真相( 三 )
文章插图
2.废后的根源不同《新唐书》说,因为王皇后被强加了巫祝,因此被废后。《旧唐书》则说,巫祝事件后,由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反对,废后被阻止,最终促使王皇后被废,是李义府的推动。这两个记载,其实同时推翻了武则天杀女栽赃王皇后的可能性。试想一下,按《新唐书》的记载,皇后杀公主,这该是多大的罪?怎会不了了之?安定公主死于永徽五年五月,王皇后被废是永徽六年十月,一年多的时间,“案犯”逍遥法外,连皇帝都无可奈何,这事可能吗?真相应该是《旧唐书》所写,王皇后由于巫祝事件,在废与不废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李义府起了决定性作用。
文章插图
王皇后与武则天之争背后的政治内幕李义府时任中书舍人,由于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壁州司马。就在诏书下发前,李义府提前得知信息,他与王德俭密谋,当夜觐见高宗李治,陈述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立场:“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因为这个建议,李治大喜,不光停发贬黜李义府的诏书,还按照他的建议,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此后不久,李义府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了宰相。李义府哪来这么大能耐,竟然几句话就能翻云覆雨?太夸张了吧?一点不夸张,因为李治一直苦苦等待的,就是李义府这种人的出现。因为他要与长孙无忌等,掣肘皇权的门阀势力决裂,他需要帮手,李义府为代表的寒门士族,让李治找到了依靠。
文章插图
不光李义府与长孙无忌是寒门与门阀之争,武则天与王皇后、萧淑妃之争,也是寒门与门阀之争。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是关陇门阀集团家族,本质上他们与皇权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从唐朝建立之初,皇权与门阀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而武则天出身于寒门之家,她的家族从其父武士彟开始,才步入贵族圈,唐初编制的《氏族志》,武氏根本没资格入选。所以,李治废王立武,跟爱情无关,他们就是政治联盟,为了共同对付门阀士族。李义府的进谏,让李治意识到,他依赖的寒门士族其实力量并不弱,坚定了他与门阀斗争的信心。李义府说话管用的蹊跷,就在这里!也就是说,王皇后被废,其实跟安定公主之死没有一毛钱关系!其背后是政治利益的刀光剑影!
文章插图
我们还发现一个记载,多年后,武则天登基前夕,徐敬业从扬州起兵,宣布讨伐武则天。他让大才子骆宾王起草了一份《讨武曌檄》,其中有一句:“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所谓“弑君鸩母”纯属没边的胡说八道,怎么不把她杀女写进去?这个情节不够分量吗?这也从侧面证明,武则天杀女就是后人的编造,当时根本没这种说法。为什么后人坚信这段伪历史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结论:所谓武则天杀女事件,就是段伪历史,虽然《新唐书》黑纸白字写在那里,根本不可信!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武则天已经在感业寺为尼,为什么还能再度回宫,她是怎么回去的?
- 兄弟|张易之、张昌宗有啥绝活?能让武则天如此宠爱他们
- 来俊臣,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他本是无赖出身,却因善于告密
- 陵墓|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人,千百年无人能懂,却被老农破解真相
- 妃嫔|李世民死前试探武则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媚娘说8个字,逃过一劫!
- 武则天召男宠进宫,他却恃宠而骄蛮横拒绝,武则天:作死?杀喽!
- 唐高宗|武则天有多霸道?一巴掌打醒上官婉儿,张宗昌是我的男人
- 李治|李治立武则天为后,难度之大非常人能想像得出,原因何在!
- 皇帝|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为何唯独不敢杀程咬金?看完明白其中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