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公正廉明的包拯,发掘出他的墓冢后,结果太过心痛
中国封建王朝时代,官员的所管辖的职能没有非常精确、系统,因此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掌管多项职能,诉讼就是其中一项,这在如今本应该是法官担任,但在当时,经常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办,我们在影视剧中,也能够看到知县、知府升堂断案的场景,因此在古代,出现了不少公正廉明,断案如神的清官,我们最为熟悉的,恐怕就是包拯包青天了。
文章插图
包拯出生的时代非常不错,生在文人地位非常高的宋朝,并且还是处于宋朝鼎盛的“咸平之治”时期,包拯像其他读书人一样,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成功考取了进士,并被外放为建昌县令。多少士子费劲心思,就想走到这一步,鲤鱼跃龙门,可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包拯毅然辞官,由此可见,包拯是一个十分仁义孝顺的好青年。
文章插图
在父母死后,包拯守丧年满,再次踏入仕途,从知县到知府,再到监察御史、按察使,一直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加封龙图阁直学士。这个天章阁是宋仁宗读书接见大臣,谈论军政要事的地方,知谏院更是可以监督皇室的行为,包括皇帝,可以坐到这个位置,足以证明包拯的公正廉明,铁面无私。事实上,包拯在历史上也确实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清官,他曾多次斥责达官、弹劾显贵,当时的贪官污吏非常惧怕包拯,生怕落到他的手上,当然,包拯不仅以廉洁要求别人,他自己在这方面也做的十分好。因为包拯当了高官,所以他的亲戚以为有他撑腰,祸害百姓,但包拯大义灭亲,从不徇私枉法,他自己也从不贪污受贿。
文章插图
在古代,百姓想要告状,可没有那么容易,并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击鼓鸣冤,知县知府大人就出现了,实际情况是,百姓想要告状,得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小吏,小吏再转呈给府吏,然后府吏在决定是否受理,因为,许多百姓为了能够自己的案情得到受理,只好贿赂这些小吏。包拯权知开封府,直接大开堂门,有冤情者可以直接上堂诉高,于是百姓纷纷跑来伸冤,加上包拯断案如神,公正廉明,因此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文章插图
包拯一生公正廉明,理应受到后世的崇敬和尊重,但是后人无意挖开包拯的墓冢时,里面的情形让人心痛。嘉佑七年,包拯病逝,但是关于包公的墓冢,疑点非常多,首先在巩县,也就是宋朝开封不远处,有一座包公墓;在包拯的老家合肥,也有一座包公墓,那么到底哪座才是真正的包公墓呢?大家一致认为包拯的墓冢是包拯老家的那座,因为有史料记载,包拯在逝世以后,由开封送至老家安葬,后人也多在那座包公墓祭奠包拯。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