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伊斯坦布尔为何被称为“世界之都”?三个名字,见证帝国千年兴衰
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必然都对自己的国家和历史的变迁有深深的思考,2006年获得诺贝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是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他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奥尔罕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写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
在奥尔罕看来,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
文章插图
当地人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所赶上,但外人却为伊斯坦布尔所震撼,因为这座城市是“世界之都”,曾经见证了奥斯曼帝国千年的兴衰。事实上,伊斯坦布尔不仅是见证了千年帝国,也见证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伊斯坦布尔原名为君士坦丁堡,在历史书上多为这个名字,它之所以能见证历史,是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伊斯坦布尔面积5343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文章插图
公元前658年,这里还被称为拜占庭,由希腊殖民者控制,是重要的贸易城市,直到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君士坦丁堡的规模渐渐壮大,也变得富裕起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两部分,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公元4世纪中期到公元13世纪初期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
不过这也意味着各方势力都觊觎这块肥肉,一直以来,君士坦丁堡都承担着不断的军事进攻,君士坦丁堡有博斯普鲁斯海峡作为屏障,这条狭窄的海峡将东南欧洲与亚洲分隔开来,但西面却没有完善的防御措施。
即便拜占庭帝国修起了防御工事,期间成功抵御游牧族群阿瓦尔人、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俄罗斯人的进攻,但在1071年,塞尔柱底国的阿尔普-阿尔斯兰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俘获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是拜占廷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马利克死后,塞尔柱帝国四分五裂,此时一股新的势力强势取而代之,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建立起了奥斯曼帝国,日渐兴盛。
文章插图
奥斯曼君主巴耶塞特一世的前半生非常顺利,缔造国家,征服扩张,但最后停在了君士坦丁堡,最始终无法攻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8万大军进攻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切断君士坦丁堡的援军和后勤补给,将城墙炸毁,最终得以进城,灭掉了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刘秀|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都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截然不同?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