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开国功臣被皇帝剥皮,一万余人受到牵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朱元璋是历史著名的平民皇帝,他能够在元朝末期时混乱之时战败群雄,成为最后的赢家,麾下免不了有很多谋士良将,蓝玉便是明朝开国功将中的一员。不仅如此,蓝玉在建国后也屡立功勋,在收复云南和北上破元中都居主攻,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功将,最终的结局却是在牵连甚万余人、震惊全国的“蓝玉案”中被剥皮实草,不得善终。
蓝玉|开国功臣被皇帝剥皮,一万余人受到牵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文章插图
为什么蓝玉会得到这个下场呢?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子的弟弟,一开始是在常遇春账下,因为蓝玉屡积战功,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他,后来,蓝玉便得到升任。在洪武十二年,蓝玉因为常年战功被封为永昌侯,并获得世袭爵位,以及二千五百石的俸禄。后来,蓝玉再立战功,甚至一度兵败大将军,“总管军事”,北上破元,平定西南。
蓝玉|开国功臣被皇帝剥皮,一万余人受到牵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文章插图
但是,累累战功使得蓝玉自我膨胀,过度追求功与名对这样一位将士来说是致命的危险,而蓝玉这般拥功自傲的态度在朝堂中也必定会得到悲剧性的结果。蓝玉功成名就之后,骄横跋扈,不禁依仗着皇帝的倚重擅自罢免军官,培植亲信,独断专行,更是纵容自己养的庄奴在民间纵行恣肆,他还抢夺东昌的民田,被御史查究后还拒不认错。蓝玉西征回来之后,皇帝任其为太子太傅,他非常不满,认为以自己的功名,能担得起太子太师,而不愿意居于宋、颍两公之下,这引发了皇帝极大的不满,将本准备封给他的梁国公的封号改为凉国公,以示警戒,但是蓝玉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蓝玉|开国功臣被皇帝剥皮,一万余人受到牵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文章插图
功高震主,何况是蓝玉这般的骄纵之人,当皇帝意识到一个臣子快要脱离他的掌控的时候,无论这个棋子多么重要,他都必须要想方设法除掉他。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朱元璋为他培养的超一流武人集团也从助力变成了威胁,蓝玉恰好就是其中的一员。一切都注定了蓝玉的结局。
蓝玉|开国功臣被皇帝剥皮,一万余人受到牵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文章插图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直接听命与皇帝,派人告发蓝玉因此,此案可以说是皇帝一手策划,而当时指证蓝玉谋反的证据也非常滑稽,因为每一条都只能表明蓝玉有谋反的动机和实力,却没有其真正实施谋反行为的证据 。即使是这样,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蓝玉最终被判剥皮之行。也就是说,蓝玉的身体被剥皮之后再装入枯草,皇帝还派人将这幅皮草挂在蓝玉女儿的府上,直至蜀亡。在蓝玉一案中,被牵连者甚广,株连蔓引,竟达到一万余人,所谓的谋反案,不过是统治者要将权力洗牌的幌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