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咐|李世民驾崩前,最不放心的竟是此人,曾嘱咐太子处死唐朝第一名将( 二 )
文章插图
那么,这“兄弟俩”如此之亲密,又怎会使得李世民在临终前痛下杀意呢?这一点,先要从李勣身上去探究。李勣虽然勇猛忠臣,但性格太直,直到压根不会站队,尤其是在玄武门事变中,李勣的立场也很模棱两可,两边都不帮也都不害,甚至是李世民亲自去请也没成功。要知道,玄武门的事儿可一直都是太宗的一大心病,以至于年老时甚至责令史官给他看起居注,开了皇帝干涉内史的先河。因此,不管李勣之后如何的尽忠尽职,玄武门所留下的影响,也是久久不能够令太宗释怀。
文章插图
其次,从李世民的角度出发,身为一名帝王,在做任何的决定之前,都要权衡其利害关系。虽然李勣的性格不怎么令他感冒,但毕竟其为人正直,交代下去的事情也能做到完美,一生中也几乎都没有犯过错(这也是他为何能够寿终正寝的原因之一,根本不给别人留整他的余地),可以说是很称心如意的一个帮手。因此,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李世民自然会重用他。【 嘱咐|李世民驾崩前,最不放心的竟是此人,曾嘱咐太子处死唐朝第一名将】
文章插图
不过呢,所谓“父尽其材,子诛以威”,李世民能够压制住李勣,是因为他太宗的威望摆在那里,两人都是从战场上舔着刀尖血过来的袍泽,自然相安无事。可自己的儿子李治对李勣而言,就没有那么高的威望了,甚至于他已经达到了功盖“新帝”的地步。因此,李世民担心自己去后,如果李勣不满新帝的一些做法,一旦举兵造反,他那第一站神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到时候恐怕局面就难以收拾了。再者,如果让自己的儿子诛杀了他,也能给那一班旧臣敲个警钟,让他们对新帝更加的服帖的敬重,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李治的威望。
文章插图
说来说去,李勣并不是因为得罪了李世民才被算计,而是迫于其势力。因此,他自然也是看透了这一点,在接到去叠州任职的圣旨后,甚至连家门都没回,直接跨马奔出了皇城。李治见状也没再追责,便真的册封其为宰相,依旧以君臣之礼敬之。最终,在远离了权术的争斗下,李勣一口气活过了古稀之年,晚年也算是自在快活。在这件事上,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抑或是李勣的做法,都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人情世故有时要大于理性的价值判断,这也是为何李唐王朝能够创造出亘古盛世奇迹的原因之一。不过,女帝武则天继位后,李勣后代曾起兵造反,欲光复李唐。奈何最终起义失败,就连早已下葬的李勣也被刨了出来鞭尸,实在是令后人唏嘘不已。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李世民指挥打仗什么水平?他的套路实在太深!
- 长孙|李世民的七个嫡亲子女全部短命,原因出在长孙皇后身上
- 唐朝一统天下功劳最大的王爷,功绩媲美李世民,为何能善终
- 妃嫔|李世民死前试探武则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媚娘说8个字,逃过一劫!
- 赵匡胤驾崩留下24岁皇后,赵光义面对貌美嫂子,他都做了什么?
- 李世民|李渊实权在握,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逼宫,狠不过他?
- 隋炀帝|历史人物萧皇后,60岁迷倒48岁的李世民,曾经被六位皇帝娶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