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公元604年 , 隋炀帝杨广登基 , 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帝王生涯 。 杨广在他的任期内干了三件大事 , 分别是:(一)修筑洛阳皇宫;(二)开凿大运河;(三)远征高句丽 。
然而 , 他没想到 , 这三件事情 , 直接导致杨广帝业的落寞 , 甚至导致大隋江山陡然倾覆 。
文章图片
且不说开凿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对隋朝国力的消耗 , 就拿修筑洛阳皇宫来说 , 就已经动摇了隋朝的根本 。
杨广要修筑的洛阳皇宫 , 也就是后来的洛阳显仁宫 , 为了快速修成此宫殿 , 隋朝需要发动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参加劳动 , 因为隋炀帝要求的工期紧 , 工程质量苛刻 , 结果有40%-50%的民夫死活活累死 。 《资治通鉴》云:
东京官吏督役严急 , 役丁死者什四五 , 所司以车载死丁 , 东至城皋 , 北至河阳 , 相望于道 。
隋朝官吏不得不用大车来运载民夫的尸体 , 道路上的运尸车络绎不绝 。
文章图片
要知道 , 这些民夫不是雇佣的 , 而是征用 , 他们不拿报酬 , 甚至还需要自己带干粮 。 他们家中有父母高堂 , 也有妻儿老小 , 田间有需要耕种的秧苗 , 也有需要收割的庄稼 。 但他们最终被活活累死在洛阳的宫墙之下 。 都说苛政猛于虎 , 他们怎会拥护这样的君王呢?
因此 , 历朝历代 , 都比较忌讳“大兴土木” , 因为这是让百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的“捷径” 。 但是 , 在“贞观之治”时期 , 李世民也差点这样做了 , 最终他的行为被一个八品县丞拦了下来 。
文章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自发动玄武门之变后 , 久居长安 , 他很想到当时隋朝的首都洛阳去走一走 。
李世民为此还对长孙无忌戏言说:
“朕昔过此 , 买饭而食 。 ”(《资治通鉴》)
隋朝时期 , 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入京 , 在洛阳住过一段时间 。 李世民的意思是:我当年到洛阳时 , 还需要自己掏钱买饭吃 。 如今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了 , 再也不用买饭了 。 其实 , 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后 , 也曾去过洛阳 。
文章图片
作为帝王 , 李世民要离开长安 , 前往洛阳 , 就需要解决居住的宫殿问题 。 隋朝末年 , 天下大乱 , 洛阳是各大枭雄攻伐的重点 , 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宇文化及等都曾攻打过洛阳 , 多年战乱 , 洛阳皇宫损坏严重 。 李世民若想住的舒坦 , 就必须下令重修洛阳皇宫 。 这引起了部分大臣的反对 。 例如 , 一贯喜欢向李世民提意见的魏征就说:
陛下拨乱返正 , 宜思隋之所以失 , 我之所以得 , 撤其峻宇 , 安于卑宫 。
魏征之意是:陛下(李世民)应该反思隋朝灭亡的原因 , 撤掉高大的宫殿 , 居住低矮的房子才是正理 。
文章图片
事实证明 , 魏征的劝谏 , 李世民没有听取 。 李世民执意要修建洛阳皇宫 , 工部初步估算 , 至少要动用3万民夫 , 木材和石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一部分 。 此时 , 一个小人物突然站了出来 , 此人名叫皇甫德参 , 官职是中牟(今属郑州)县丞 。
在唐朝 , 县丞属于正八品下 , 和明清时期的县丞不太一样 , 唐朝的县丞大多有职无权 , 形同虚设 。 例如 ,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蓝田县丞厅壁记》就曾描写县丞被吏胥欺负 , 只能低声下气 。
文章图片
原来 , 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县丞 , 写了一篇非常激愤的奏折 , 他们的上司不敢决断 , 逐层递到了京城 , 奏折大致内容是阻止李世民修建洛阳皇宫 。
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陽宫 , 劳人;收地租 , 厚敛;俗好高髻 , 盖宫中所化 。 ”(《资治通鉴》)
皇甫德参的意思是:修洛阳皇宫 , 需要劳顿大量百姓 , 需要收地主 , 加重百姓的赋税 。 民间现在都流行梳高髻 , 都是受宫中影响 , 因为皇帝喜欢梳高髻的女子 。
文章图片
李世民见到这道奏折后 , 对宰相房玄龄、魏征等人大发雷霆 。 直言:
“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八品小官 , 本没有资格给朕写奏折 , 既然写了 , 竟然用如此狂妄的口气 , 难道皇甫德参希望我不劳役一个民夫 , 不收半亩地租 , 宫女都不留一根头发吗?”
稿源:(历史大家说)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1631.html
标题:八品县丞给李世民上奏,阻止李世民干一件大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