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子|《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眼珠子|《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文章插图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之一。但是有个俗话,乱世出英雄,所以,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可是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有许多人英雄是名不副实的。
在曹魏集团中,有一个人地位非常高,生前备受曹操器重,死后还备受恩宠之人。作为战将来说,实在是太名不副实了,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将——夏侯惇。
曹操是一代枭雄,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爱才惜才,更会使用人才,他的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但是到夏侯惇这里,却出现了很大的错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眼珠子|《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文章插图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先从他们的祖根谈起。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为从兄弟。”(裴松之注《三国志》)
这里记载,曹操的父亲为曹嵩,是早年夏侯家族过继给曹腾的养子,所以说曹操和夏侯惇,俩人血缘很近,为亲堂兄弟。
曹操发矫诏准备起兵创业之时,夏侯惇是第一个给予大力支持,并最快响应其号召的人,后来才有了曹仁、曹洪等的跟随。
“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三国志·武帝纪》引《魏晋世语》)
所以,作为曹魏的开国元勋,夏侯惇有深厚的资历,他是一路跟随过来的。

眼珠子|《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文章插图
但是此人能力有限。
曹操为解除后顾之忧,假借为父报仇,进攻徐州,一开始战事有利,但关键时刻张邈和陈宫背后捅了一刀,他们勾结吕布反叛,搞得曹操急忙撤军。
撤军是需要时间的。
此时在兖州大本营主政的有两个人,文官以荀彧为首,武将以夏侯惇为首。
变乱一起,许多人准备背叛曹操,投降吕布。
但夏侯惇却立即率军轻装前进,前去驰援。
在半路上遇上吕布主力,夏侯惇下令死战,勉强击退吕布。
谁知道吕布派人假装投降,趁机劫持了他,这一下夏侯惇窝囊透了。
主帅被抓,士兵们非常震惊惶恐。
关键时刻,副将韩浩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并声称按照国法不会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出兵攻击的姿态。
这些劫持者害怕了,于是放弃人质投降。
曹操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对不顾夏侯惇性命杀伐果断的韩浩进行了多番表彰,并规定,以后凡是遇到此类情况,不必顾忌人质的性命,尽力杀掉劫匪就好了。
从此事可以看出,夏侯惇真不堪大用,他由此成了曹操打的一张牌——为了最高利益,我连夏侯惇都可以舍弃,你们都不在话下了——从此以后,就没再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