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从礼亲王代善家族爵位传承,来看清朝“铁帽子王”制度的确立的整个过程( 四 )
杰书,是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儿子,顺治皇帝如此安排,就等同于将代善的和硕亲王爵位在其家族内部换了一个分支,保留了原来的爵位等级和待遇,同时包括此前满达海家族袭承的代善正红旗的旗主地位,也一并予以了转移。
其实,杰书在顺治六年(1649年)的时候,就已经袭承其兄长精济的多罗郡王爵位,并成为了康郡王,于是在杰书袭承亲王爵位后,他的名号予以了保留,就此成为了“康亲王”,但爵位的源头还是归属于礼亲王代善。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正式确定了“铁帽子王”制度,并就此厘定了“铁帽子王”的家族世系以及爵位名号,“康亲王”的名号也就此被改回了“礼亲王”,在此之后,历任代善和硕亲王爵位的继承者,便全部统一使用“礼亲王”。
文章插图
代善为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
代善曾被努尔哈赤确立为接班人,但是遭到了废黜,然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以代善的实力和资历,并不是不能角逐后金汗位,但是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选择了扶保皇太极,并在皇太极去世后继续拥立顺治。作为回报,代善一个家族就出现了三个“铁帽子王”世系,尤其是代善本人,更是被尊为“清初八大铁帽子”之首。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代善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政治遗产。
首先,就是这个“铁帽子王”的爵位,这是可以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的,并且有着比其他爵位更多的俸禄,以及自己专属的王府,这样就确保了子孙后世的富贵与荣华。
其次,代善一直以来都是统领着两红旗,并且是正红旗的旗主,这就使得他的子孙后代也在两红旗中被尊为“主子”,地位尊崇。在一部电视剧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乾隆朝时期的权臣和珅在见到自己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后人“金大烟袋”的时候,依然要下跪请安,这份“主仆关系”实际上就是从代善时期起,就已经确定的。
再次,就是代善从“四大贝勒”,到获封“铁帽子王”,实际上就等同于把这个爵位世系留在了自己的家族里,不管家族怎么样变迁,都会有人来袭承爵位,享受这份殊荣,从而使得家族终究不会没落。
而这些也无疑不在彰显着清朝时期“铁帽子王”的尊贵与显赫。
文章插图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文昌|唐代科举舞弊案—长庆科案,而穆宗为何要没有从重处罚
- 若日本沉没,1.26亿国民何去何从?巴西、澳大利亚是最佳选择
- 老师为何从不在课堂上讲,田忌赛马的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颖,却能从愤青成为圣人,都是这个习惯的功劳
- 截茎扦插一株火龙果,见证它从小美到大的“传奇”!
- 从小和朱元璋相依为命的二哥朱重六,后来怎么样了
- 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 有多少国宝被打上了殖民烙印
- 家庭园艺:掌握住豆渣菜叶、白醋用法,养花从不缺好东西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十位从龙功臣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