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为什么突然提出告老还乡?
在庆国一个最普通的秋天 , 发生了一件大事 , 市井瓦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刑事案件 , 苦主状告的是当地的刺史以权谋私霸占民田 。 谁也没想到 , 刚刚嫁过女儿跟范家联姻 , 门生故吏遍地 , 权倾朝野的宰相林若甫在风头最劲的时候选择退休 , 上书告老还乡了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
文章图片
一、被弹劾的宰相
案件的起因很简单 , 有一位吴娘子的老公因为一桩奸细案件死在了京城 。 紧接着 , 山东刺史派彭廷生派人大肆整治吴家 , 不但谋夺了吴家的产业 , 还把她的儿子被无辜下狱 , 在大牢中受刑致死 。 吴娘子悲愤之余 , 来到京城告御状 。 没想到许多衙门推三阻四 , 都不敢接这个案件 。
凑巧的是 , 她遇到了一位敢仗义执言的 , 没有参加春闱考试举人 。 这位举人相公热情地为她四处奔走呼吁 , 为了她的安全 , 这位举人还利用他老师的关系 , 搬进了一位老御史的家中 。
文章图片
这位苦命的女人和这位热情的相公在去大理寺述供的路上居然遭遇了一场刺杀 。 更凑巧的是 , 遇到了二皇子和靖王世子 , 恰逢其时将他们救了下来 。 事有反常必有妖 , 不出几日 , 都察院御史就开始集体上书 , 弹劾当朝宰相林若甫 , 非法夺取他人家产 , 谋害无辜百姓 。 因为这位山东刺史 , 正是林若甫的门生 。
文章图片
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 , 无论怎样处理都会引发轩然大波 。 更何况 , 这件案子也并不复杂 , 当初 , 林若甫的二儿子林珙在谋士吴伯安的怂恿下处心积虑对付范闲 , 并直接策划了牛栏街刺杀事件 。 两个阴谋家还在把酒言话之时 , 就被大宗师五竹找上 , 杀了个干干净净 。
文章图片
吴伯安事后被朝廷定性为北齐奸细 , 说他串通北齐杀害了林珙 。 宰相为儿子报仇其实也还说的过去 。 而且这件案子的第一责任人是山东路刺史 , 怎么连累不到宰相的头上 。 更何况 , 靖王爷听说此事之后痛骂儿子一顿 , 然后立刻进宫与皇兄庆帝一夜长谈 。 庆帝也没有追究此事的意思 , 宰相林若甫居然在第二天立刻就写了辞职报告 。 这又是什么神仙操作呢?
文章图片
二、来自方方面面的报复
林相事后跟谋士袁宏道交谈时说的很清楚 , 如果他想整吴家 , 绝对不会弄的如此明目张胆 , 也不会搞的路人皆知 , 更不会留下任何把柄 。 林相经营官场多年 , 他敏锐地察觉到 , 那个热心的举人虽然是个小人物 , 其背景绝不单纯 。
文章图片
经过勘察 , 这名热情过头的举人就是跟范闲有过节的贺宗纬 。 贺宗纬的背后又有都察院撑腰 , 都察院是长公主的势力范围 。 吴伯安其实也是长公主的人 , 他挑动林珙这个不安分的家伙其实也有借刀杀人的意思 。 而长公主的翻脸无情 , 其实就是在报复林相的负心 , 报复林相与范家联姻 , 报复他曾经做的一切 。
文章图片
在林相看来 , 更多的问题来自其实出在女婿范闲身上 。 之前范闲借醉酒吟诗表现的光彩夺目 , 范闲又揭开了春闱案的黑幕 , 加上接踵而至的江南盐务贪污案、紧接着就是范闲大闹刑部公堂 。 刑部尚书因为贪赃枉法被革职查办 , 涉案的十七位官员统统都被处以极刑 , 礼部尚书郭攸之也被判处斩刑 , 一时间朝野轰动 。
文章图片
报复与反报复 , 控制与反控制 , 一直都是庆国官场几十年来的主题 。 而这一切其实都来自于庆帝的想法 , 长公主、太子、二皇子、林相、范建各成一股势力 。 之前是长公主加林相的势力太大了 , 需要削一削 。 林相与范建这对老冤家联姻之后 , 范闲的势力又大了 , 还得再削一削 。 于是 , 林相主动请辞 , 就是为了给范闲腾出空间 , 让他这个圣眷正隆的当红炸子鸡大展拳脚 。
不得不说 , 林相这个做法非常高明 。 做为官场老狐狸 , 他通过这件小事就嗅到了潜在的政治风险 , 立马退得干干净净 , 彻彻底底 , 铺盖一卷就回老家梧州养老 。 对外宣称是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 勾心斗角 , 对宦海风云产生了疲惫 。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锦心似玉》罗二娘过得差,不是嫁错人,而是犯了这些错误
- 《锦心似玉》原著善待怀孕妾室的丹阳县主:她的心计,太悲哀了
- 刘备|《三国演义》中单挑三人组哪个更强?答案不是刘关张三人!
- 《四方坦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杨国琴原矿底槽清(绞泥)
- 杨播|短短二十年,这家人中竟然诞生了39位高官,堪称奇迹
- 《司藤》秦放身世之谜解开,和司藤合体生女,下场却比白英还惨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 范闲|庆余年:范闲被言冰云偷袭,剑刺倒地,他究竟是如何死而复生的?
- 镇魂街:大御天并不完全相信人类,皇甫龙斗其实不想杀鬼符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