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记得在《步步惊心》里 , 十三爷被关之前 , 曾经和若曦秉烛夜谈 , 十三爷对若曦说 , 不要卷进夺嫡里来 , 不要去试探阻止一切的发展 , 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 即便是睿智如康熙 , 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的发生 , 阻止不了他们兄弟的夺嫡之争 。
《步步惊心》只是一部影视作品 , 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 。 不过十三阿哥说的这句话倒是颇有道理 ,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 , 将王朝推到了一个鼎盛的高度 , 然而晚年却不得不面对儿子争储的状况 , 眼看着为了皇位 , 兄弟阋墙 , 父子离心 , 他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切事情的发生 。
文章图片
参加夺嫡的几位皇子 , 前期主要以大阿哥和太子胤礽的争斗为主 , 太子胤礽不用说了 , 出生没多久就被康熙立为储君了 , 大家本都以为这是未来的君主了 , 胤礽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 谁知道胤礽等啊等 , 等到自己都人到中年了 , 他的父亲康熙还是老当益壮 , 胤礽不由得怀疑自己到底还能不能等到登基的那一天 。
人一心急就容易做错事 , 一边是康熙的迟迟不退位 , 一边是其他兄弟的异军突起 , 着急了的胤礽 , 行事失去了往日的水准 , 还时不时的挑战了康熙的底线 , 终于康熙一怒之下 , 废了太子 , 没想到这反让大阿哥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 趁机争储 。 却不料弄巧成拙 , 康熙对他夺嫡的行为大怒 , 至此将大阿哥幽禁 , 因胤礽反倒因此翻了身 , 重新当回太子 。
文章图片
只是 , 有一就有二 , 熙五十年 , 太子再次被告与大臣结党营私 , 这一次 , 康熙再也没有手软 , 雷霆手段下来 , 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下旨废掉太子 , 从此废太子胤礽就一直被圈禁到死 。 二阿哥胤礽也在九龙夺嫡的战场中下场了 。 而本来想参与进夺嫡的三阿哥胤祉 , 本来野心勃勃 , 谁知看到前面两个兄长的结局 , 生起了兔死狐悲之感 , 于是主动退出了竞争 。 虽然在康熙朝平平安安的 , 然而雍正一上台还是没逃得过幽禁的结局 。
前面的几位兄长都下台了 , 就只有四爷党和八爷党有一争之力了 , 四爷党里的皇子主要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 八爷党的皇子里主要是八阿哥 , 九阿哥 , 十阿哥 , 十四阿哥 , 如果要论人气 , 其实八阿哥更受朝臣们喜爱 , 是有名的八贤王 。 只是 , 这对康熙来说是很忌讳的 , 他痛恨结党营私 。 朝臣们对八阿哥越推崇 , 他就对八阿哥越忌惮 , 最后借毙鹰事件 , 让彻底断绝了八阿哥当储君的可能性 。
文章图片
八阿哥一倒下 , 八爷党中的十四阿哥倒是突出了 , 康熙晚年对这个儿子十分喜爱 , 而且十四阿哥屡立战功 , 声望很高 , 虽然当时四阿哥也以淡然之态让康熙对他很有好感 , 单色大家都以为 , 康熙更中意的是十四阿哥 。
结果 , 后来康熙驾崩 , 留下的遗言却是四阿哥继承皇位 , 也因此传出了很多流言 , 说四阿哥的皇位是偷来的 , 康熙中意的继承人是十四阿哥 , 说遗嘱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 , 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 具体的篡改内容 , 也有好几个版本 。 一种说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横一勾 , 改成“于”字 , 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但是其实 , 关于这个诏书篡改的说法 , 是很站不住脚跟的 。 因为当时的圣旨数字都是用得大写 , 大写的拾可改不成于 , 再有清楚由于民族的关系 , 圣旨都是满汉双语 , 就算雍正能在汉字上动手脚 , 对于满语也是改不了的 , 所以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
文章图片
而且 , 康熙的心思 , 其实早就可以看出来了 , 他的确是属意于四阿哥的 , 否则他不会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 , 还把十四阿哥派出去打仗 , 以至于在康熙死的时候 , 十四阿哥甚至不在京城 。 如果他一开始就属意十四阿哥 , 又怎么可能让十四阿哥以储君之尊去战场上冒险呢?
【雍正登基是否有内幕?其实康熙的一个决定早已暗示九龙夺嫡的结局】只能说康熙的确是个睿智的帝王吧 ,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母同胞 , 血缘上是再亲不过的兄弟 , 然而性格处境的不同 , 却让他们兄弟一直不合 。 康熙知道这兄弟俩的明争暗斗 , 不想见到兄弟夺位的一面 , 于是在关键时候 , 把十四阿哥派出去打仗 , 留下遗嘱给四阿哥继位 , 或许只是想 , 他们兄弟一人为帝王 , 一人为大将军 , 共同创作这太平盛世吧 。
稿源:(阿九聊文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81585.html
标题:雍正登基是否有内幕?其实康熙的一个决定早已暗示九龙夺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