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为何停止追击?彭德怀:推进两百里歼敌仅两万,肯定是陷阱( 三 )


“在夜间收缩部队 , 让部队与部队之间紧紧衔接在一起 , 到昼间 , 则以步坦协同的分队发起强有力的反冲击 。 占领一系列有利的高地 , 依靠优势的炮火支援和空中火力支援在昼间将敌人消灭 , 一旦被迫放弃一些阵地 , 则‘在周密地勘察并精心构筑后方阵地之后有秩序地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 。
为此 , 李奇微设置了5道防御线:
第一道防线也称A线 , 这道防线西起临津江口 , 东经汶山沿三八线到东海岸的襄阳 。
第二道防线也称B线 , 这道防线西起高阳 , 东经议政府、加平、自隐里至东海岸的冬德里 。
为了加大防御纵深 , 在第二道防线以南至北纬37度线 , 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防线 , 由南朝鲜抽调大批民工进行构筑 。 C线从永登浦沿汉江南岸 , 经杨平、横城至江陵 , D线从水原经利川、原州、平昌至三陟 , E线从平泽经忠州至三陟 。
为了防止被迫退回到釜山 , 李奇微还指定工兵出身的加里森·戴维森准将在靠近釜山地区设置一道防线 , 即原来的洛东江防线 , 以保卫釜山港地区 , 戴维森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南朝鲜劳工 , 构筑了大部分堑壕体系、炮兵阵地 , 还设置了大量的铁丝网 。

志愿军为何停止追击?彭德怀:推进两百里歼敌仅两万,肯定是陷阱
文章图片
此时 , “联合国军”在朝鲜的地面部队总兵力为36.5万人 , 其中作战兵力25万人 , 美第10军亦统归美第8集团军指挥 。 除遭受严重打击的美第10军(指挥美陆战第1师、美第7师和美第3师)位于大丘、釜山地区 , 美第2师主力位于37度线以北的堤川休整外 , 李奇微在第一线展开8个南朝鲜师 , 其余美英军主力均置于议政府至汉城以南的机动位置 。
李奇微的用意很明显 , 以南朝鲜的军队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 , 以掩护联合国军撤退 , 待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不济时发动反攻 。
所以第3次战役发起后 , 虽然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上气势如虹 , 势如破竹 , 并占领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 , 之后更是逼近了三七线 , 但是志愿军的困难更大了 。
一是联合国军是主动撤退的 , 志愿军没能大量歼敌 , 第三次战役歼敌仅两万余人 , 且基本都是南朝鲜的军队 , 因为南朝鲜的部队运输车辆不足 , 来不及逃跑 , 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
二是李奇微在撤退过程中实施了焦土政策 , 当志愿军占领汉城时 , 整个汉城在燃烧 , 浓烟蔽日 , 整个城市一片废墟 , 当然也是一座空城 。 志愿军占领汉城后继续向南攻击 , 直达三七线 , 然而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距离进一步加大了 , 因为志愿军已经向南推进了两百里 。
当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将作战情况给彭德怀后 , 彭德怀立即下令 , 志愿军停止追击 。 这下苏联驻朝大使拉祖瓦耶夫和金日成都不太高兴了 , 尤其是质苏联驻朝大使拉祖瓦耶夫问彭德怀为何志愿军停止追击 。 他认为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受到中朝联军的打击损失惨重 , 正好一鼓作气地攻击 , 并指责彭德怀指挥太过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