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皇位争夺战——鹿死谁手?( 三 )
文章图片
▲成王败寇
令人沮丧的是 , 这次反抗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 鲁道夫和马蒂亚斯的统治日益衰败 , 因此波希米亚人感到他们的处境比之前要好得多 ,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 他们的非天主教传统根深蒂固 , 对他们来说 , 圣杯派信仰几乎等同于国教 , 该教派早于新教路德宗出现 , 以捷克语为服事语言 。 尽管大多数波希米亚人都不信奉天主教 , 但他们还是以各种原因四分五裂了 。 新教群体之间很少互相帮助 , 而作为加尔文教徒的新国王也对他们百般厌恶 , 疏远了曾一度坚定拥护他的支持者 。 尤其当国王的扈从们开始毁坏一些敬神雕像和神祠时 , 大多数波希米亚人更是被激怒了 。 对于波希米亚人来说 , 显然 , 要想摆脱(统治一个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家族和(已经被他们完全扰乱的)帝制 , 不付出巨大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 何况在争取足够的盟友支持上 , 他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 斐迪南和耶稣会朋友私下会晤后 , 又听取了更广泛的民众意见 , 然后不出所料地选择了战争 。 1619年3月 , 马蒂亚斯去世 。 斐迪南于9月在法兰克福加冕为帝 , 而他的对手腓特烈于11月在布拉格篡位成为波希米亚国王 。
波希米亚的叛乱分子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即使是像萨克森这样主要信奉新教的邦国都对他们无法无天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 , 转而支持皇帝 。 当代有一部十分伤感的动画 , 描述了一头纹章上的波希米亚双尾狮子被困在荆棘丛中的情景 。 新任国王腓特烈走了过来 , 衣着华丽 , 头戴时髦的帽子 , 他将狮子救了出来 , 拔掉了它身上的刺 , 并照顾它直到恢复健康 。 该动画颇为讽刺地道出了新教徒们满怀希望的幻想是不现实的 。 比起普法尔茨的纨绔子弟提供的保护 , 这头波希米亚狮需要的更多 。 即使是腓特烈的岳父——古怪的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即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 , 也对他一时冲动跑到布拉格的行为感到惴惴不安 , 并不赞成 。 荷兰受与西班牙休战协定的限制 , 不能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 第二年 , 在那场痛苦且战力悬殊的白山战役(BattleoftheWhiteMountain)中 , 波希米亚军队被摧毁 , 与斐迪南之前以残酷手段统治的施蒂里亚如出一辙 , 波希米亚消失了 。
文章图片
▲腓特烈带领军队03.最后的下场
【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皇位争夺战——鹿死谁手?】大多数上层社会说捷克语的人要么被迫改变信仰 , 要么被驱逐流放 。 最骇人的场景是布拉格老城区广场成了叛乱头领的处决场 , 死亡训词或是反抗的叫声都被集结的鼓手们震耳欲聋的击鼓声淹没了 。 斐迪南许多讲德语的朋友都获封大量财产 , 捷克语很快变成了在乡村才讲的语言 , 成了被剥削者的语言 。 整个王国趋于统一——一个成功将意识形态差异抹去的梦想得以实现 , 这一事实让后来的统治者都非常震惊 。 讲德语的天主教外来政客堂而皇之地占据了所有的城堡 , 虽然不能完全消灭捷克人 , 但他们差一点儿就做到了 。 当然 , 有很多更古老的日耳曼社群分散在波希米亚 , 但是在白山战役之后 , 德语才变成国家通用语言 , 似乎同在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一样晚 。 一个伟大的中世纪王国消失了 , 最终仅仅沦为一个省——虽然有自己的军队和税收 , 但与布拉格相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乡村地区 。 鲁道夫二世在那里用猎豹狩猎并同巫师们交谈 ,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记忆了 。 天主教元素铺天盖地地涌入 , 尤其是在洛雷托的神圣小屋(在布尔诺也有一个) , 直到今天仍不可思议地统领着城堡贵族们居住的区域 。
- 逃离欧洲:一名推销员锐变“纳粹屠夫”,逃亡15年后被“绑架”
- 二战时欧洲这些国家,不仅没受战争摧残,发展得还非常好
- 古代女子的“噩梦”:中国流行裹脚,欧洲流行束腰,日本更加奇葩
- 莱布尼兹:中国人是最杰出的民族,欧洲人鄙视嘲笑的行为是可笑的
- 中国唯一被做成标本的女人,被称为自由女神,却被欧洲人四处展览
- 蒙古铁骑曾发动细菌战,痛击欧洲国家,差点改变世界历史
- 西征欧洲的草原战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去世究竟葬于何处?
- 历史上,俄罗斯对欧洲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说西方永远不会放过它?
- 古希腊|找到欧洲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国家,便可以梳理清楚欧洲的历史
- 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中的这个国家,欧洲四强之一,却纯属是来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