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而生,动态统一辩证美学

在中国古代有位文学家他的美学观点特别强调动态的、对立统一的、充满辩证关系的审美特点 。 非常有意思 , 他叫袁中道 , 下面我将其简约介绍 , 并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

书法字画|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而生,动态统一辩证美学
文章图片
袁中道他是袁宏道之弟 , 也是明朝的文学家 , 也是万历进士 , 官至南京礼部主事 , 南京吏部郎中 。 他的美学思想具有公安派的色彩 , 主要特色是反映出其辩证的美学观 , 在众多的中国古代的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里显得有所不同 。 现将他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 。
(2)“天下之趣 , 未有不自慧而生” , “凡慧则流 , 流极而趣生焉” 。 山“玲珑而多态” , 水“涟漪而多姿” , 花“生动而多致” , “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 , 故信为人所珍玩 。 ”
书法字画|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而生,动态统一辩证美学】(3)没有绝对的完美 , 天地间的美总有令人不如意之处 , 如“虎丘池水不流;天竺石桥无水;灵鹫拥前山 , 不可远视;峡山少平地 , 泉出山无所潭 。 园圃之胜 , 也常不能兼美 。 ”“多宏大者 , 鲜幽邃 。 人力胜者 , 少苍古;多泉水者 , 艰眺望 。 ”
(4)主情与主法两种创作方法、理念的对立运动体现在艺术思潮流动和转化之中 。 “性情之发 , 无所不吐” , 末流以法来救 。 “法律之持 , 无所不来” , 末流以情来救 。 情与法在交替的对立统一中发展 。
(5)散文贵在直摅胸臆 , 不中行则狂狷 。 诗“以发抒性灵为主” , “性灵”与意不相冲 , “以意役法” , 则“诗文的精光始出” 。
袁中道的与时俱进辩证的美学观 , 我以为很明显受《周易》的理念影响 。 事实上文学艺术一方面要随着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发展而前进 , 不能墨守成规 , 而是要努力创新 , 适时适地在发展 。 另一方面 , 也应明白这样的道理:天不变 , 道亦不变;人的本性未变 , 影响文学艺术的核心力量依然未变 。 也就是说 , 万变不离其宗 。 情与法皆因人性而显 。 情与法不能离开人性 。 但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角度来演绎人性 。 这就涉及到文学艺术的情、法、理三者关系问题 。
历史发展到今天 , 人们应更清楚地知道 ,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发展 , 人们使用的物品、工具、设施越来越先进 , 因而对人们的观念的影响、传播、更新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 很多以前认为是神话的东西 , 变成了现实;很多过去信以为真的事物 , 变成了神话 。 很多过去认为是不道德的东西 , 现在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过去须坚守的信条 , 现在认为是因愚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