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库尔斯克会战,苏军的T-34为什么能打败德国的虎式坦克?
库尔斯克会战,不能单纯意义上说是T-34坦克打败了德国虎式坦克,应该是苏联在战略上、国家潜力以及功能性武器上打败了德国,如果单纯的比对T-34坦克和虎式坦克,那虎式在火力和防护上完全可以碾压T-34,但战场从来不看单一数据,优秀的武器需要理想的作战环境。
文章插图
库尔斯克会战的背景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被迫向后撤退,但德军进攻的势头犹在,哈尔科夫反击战胜利后,苏联军队在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留下一个明显的突出部,用我们的话来讲是进了“口袋阵”,德军希望通过南北汇合来截断这个突出部从而对苏联兵员力量进行有效的杀伤,这样德军便会重新夺取东线战场上的进攻权。
文章插图
对于苏联来讲,突出部的部队的确处于险境,但同样也是一个寻求与德国东线力量进行决战的机会,两年的战争使得苏军已经积累了大量应对德军的经验,在已经获知德军“堡垒”计划的情形下,苏军开始大量增兵,并布置了三条大规模的防线,三条防线之后又布置了三条备用防线。
文章插图
苏军突出部形成之初,“堡垒”计划就于1943年4月制订,但是由于德军内部对于这一计划存在严重分歧,所以一拖再拖,以至于到了最后,“堡垒”计划的制定者都认为这个计划已失去偷袭的可能,争议之时最后希特勒直接拍板7月5日开始进攻,在已获悉德军计划的情况下,苏军炮兵在当日凌晨率先开火,库尔斯克大战正式展开。
文章插图
此役苏联集结了133.6万人,3600辆坦克,2万门大炮,3130架飞机,德国当面集结了90余万人,2700坦克,2050架飞机,1万门火炮,以坦克为例,在战场上,虎式坦克的火力和防护使得T-34在远程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但T-34胜在数量和机动能力,最大公路速度75km/h,越野速度40-50km/h,它们会从侧面、正面直接冲进德军坦克的阵型然后射击,以至于往往会发生几辆T-34缠斗虎式的场景,虽然这么做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损失,但同样消耗了虎式的数量,终整个二战,苏联共制造了50000余辆T-34,可以说苏军最不缺的就是坦克,但德国却不一样,受制于设计理念的不同,消耗力量远远比不上补充力量。
文章插图
盟军的釜底抽薪,在战略上对苏军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盟军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为了守护意大利希特勒又从库尔斯克战场上调兵南下,这样剩余的兵力已经无法完成“钳形”攻势,“堡垒”计划正式破产,从纸面数据上来看,库尔斯克会战不论是兵员还是装备,苏军的损失远远大于德军,但对于德军来说,这已经是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了,东线战场此后完全转入防御作战,至于苏军,这些损失的装备和人员对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举国动员,苏联不缺兵力,T-34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极易补充,因此苏军在这场决战中是真实的赢家。
- 诺门罕战役苏军获胜,伤亡为何比日军更多?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 关东军战败投降,1万多名年轻女兵被苏军俘虏,下场如何?
- 公孙衍促成五国伐秦,楚国选择同盟坐观成败,会战修鱼,三晋惨败
- 鬼子兵的西伯利亚生涯——对苏军的新印象
- 乌鲁木齐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39岁授少将,与美苏军队都交过手
- 冈村宁次:发动湘西会战成为一生耻辱,“三光政策”犯下累累罪行
- 他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人称飞将军,抗日豫中会战让他神话终结
- 老照片 二战时期的列宁格勒 不屈的苏军士兵
- 苏德战争|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80个师全军覆没,65万苏军被活捉
- 海湾战争中,如果美军的对手是苏军,它将惨败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