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家主席候选人曾经考虑过朱德,但为何最终选择了刘少奇?
文章插图
▲刘少奇和朱德
国家主席最终人选为什么是刘少奇而不是朱德?
从毛泽东提出不担任国家主席的建议开始,到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结束之际,毛泽东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均未明确提出过具体意见。在中共党内其他领导人中,由于毛泽东是否留任这个首要问题尚未定论,在八届六中全会以前也没有议论过。现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中共的高层领导中,可以作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的身上。
按照惯常的做法,毛泽东不连任,由上届国家副主席、德高望重的朱德继任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在中共党内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中也确曾有过这种考虑。
这种考虑可以从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统战部起草的一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名单中得到印证——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后,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草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发给中央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
在这份名单上,没有提到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只列举了人大常委候选人人选,其中,刘少奇仍是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列入的。
这就透露出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候选人显然是朱德了。
朱德阅看了中央书记处送来的名单后,也明白了中央的考虑。然而,朱德不同意中央的这种安排。
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全文如下:
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
你给我组织部、统战部对二届人大常委提名候选人名单一份,我同意。我提议以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他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一致赞同的。因此,名单中委员长一席可再考虑,以便整体的安排。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此致
敬礼
朱德
十二月二十九日
寥寥数语,朱德宽阔的胸襟和对刘少奇的推崇之情跃然纸上!
朱德与刘少奇是在共同的事业中结成友情的亲密战友。朱德生于1886年,比刘少奇年长12岁。若论两人的相识和交往,同朱德与毛泽东、朱德与周恩来比较起来,并不算久远。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征程中,朱德长期从事军事斗争,从未离开过军队,而刘少奇在参加革命的最初岁月里,则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工人运动和秘密工作,只是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有过一些交往,两个人相知而未深交。然而自从刘少奇1943年从苏北抗日战场回到延安,成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以后,两人在这个集体中共同辅佐毛泽东,经历战争年代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建设时期的日日夜夜。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相互间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朱德认为,国家主席不仅是一个名誉职务,还要担负繁重的工作,从刘少奇的年龄、身体状况和领导能力考虑,由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自己更合适。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两个小国挤在一个岛上,东边国家宛如天堂,西边国家却深陷地狱
- 三星堆|为什么最近央视都在播三星堆?
- 三足乳丁 原矿优质底槽清310cc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王正红
- 《四方坦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杨国琴原矿底槽清(绞泥)
- 久加诺夫:卫国战争后人口比现在多,有国家让世界摆脱系统性危机
- 联合国“五常”实力到底如何?英法排名靠后,其他国家也望尘莫及
- 面积不小,人口不少,却成了最贫穷的垫底国家
- 朱元璋|此人自称是朱元璋后代,拿出三件宝贝鉴定,专家建议他上交国家!
- 商朝|世界最悠久历史国家排名,中国仅排第三,排第一的竟是这一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