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诸葛亮并无实战经验,为何不让魏延赵云挂帅,却要亲自率兵南征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发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孟获和王平。原文如下:
文章插图
却说孟获在帐中专望回音,忽报有二人回了;唤入问之,具说:“诸葛亮受了礼物大喜,将随行之人,皆唤入帐中,杀牛宰羊,设宴相待。二大王令某密报大王:今夜二更,里应外合,以成大事。”孟获听知甚喜,即点起三万蛮兵……各渡泸水而来。孟获带领心腹蛮将百余人,径投孔明大寨,于路并无一军阻当。前至寨门,获率众将骤马而入,乃是空寨,并不见一人。获撞入中军,只见帐中灯烛荧煌,孟优并番兵尽皆醉倒。原来孟优被孔明教马谡、吕凯二人管待,令乐人搬做杂剧,殷勤劝酒,酒内下药,尽皆昏倒,浑如醉死之人。孟获入帐问之,内有醒者,但指口而已。
文章插图
获知中计,急救了孟优等一干人;却待奔回中队,前面喊声大震,火光骤起,蛮兵各自逃窜。一彪军杀到,乃是蜀将王平。获大惊,急奔左队时,火光冲天,一彪军杀到,为首蜀将乃是魏延。获慌忙望右队而来,只见火光又起,又一彪军杀到,为首蜀将乃是赵云。三路军夹攻将来,四下无路。孟获弃了军士,匹马望泸水面逃。
文章插图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第二次生擒孟获后,孟获很不服气,诸葛亮便将其释放。孟获又派孟优前往诸葛亮军营,谎称前去送礼,实则在诸葛亮军中刺探军情。不过,孟获的计策被诸葛亮一眼看穿。诸葛亮随即摆出了“空营计”,孟获不明真相,率部冲入大营,最终第三次被诸葛亮生擒。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里应外合”, 意为外面的人动手,潜伏在内的人接应。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戏剧家杨梓所著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中的“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文章插图
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史料中的确有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诸葛亮|蜀国明明比魏国要弱, 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 原因很简单!
- 东西|诸葛亮其中一项发明,不仅救下蜀国10万大军,至今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