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二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本就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带人在城前停留了下来 , 面对这位老对手的计策司马懿也暂时没有决断 。 诸葛亮智谋超群 , 入城恐有埋伏 , 不入城又可能会错失战机 。
司马懿始终拿不定主意 , 便又开始细细观察起来 。 经过观察 , 司马懿发现诸葛亮身边的书童年纪尚小 , 但也同样对自己的到来毫无波澜 。 诸葛亮和扫地的士兵可以保持淡定 , 但他们保持淡定肯定是城内有诈 , 当即带领大军退去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众说纷纭
司马懿的怀疑不无道理 , 但诸葛亮也考虑到了这点 , 所以为了这一计谋的顺利进行他并没有告诉身边的两个书童 。 两人还以为这是埋伏 , 因此才能表现得十分淡定 。
然而纵观全局 , 诸葛亮的空城计实行得太过顺利了 , 司马懿在其中没有表现出一点智慧 , 仿佛他的内心只充斥着疑心 。 因此对于空城计的真相还有另一种说法 , 司马懿知道城中无人 , 他是故意放了诸葛亮一马 , 两人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已经完成了一场博弈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这一说法很有可信度 , 当时司马懿手握十五万重兵 , 即使与蜀军正面交锋也全然不惧 。 即使是出于对老对手的忌惮 , 但此时大门洞开 , 派几千人进城侦查还是可以的 。 这样一看 , 诸葛亮的空城计根本就是漏洞百出 , 犹如镜花水月 , 一触即破 。
或许 , 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一个借口 , 他只是借这个计策向司马懿传递了一个信息 , 功高震主 。 鸟尽良弓藏 , 一旦蜀国灭亡司马懿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小结:
对于司马懿而言 , 诸葛亮是他的对手 , 也是他的成就者 。 司马懿对于曹魏皇亲来说 , 只有一个作用 , 南征北战 。 如果不是诸葛亮一直不断地对魏国造成压力 , 那么司马懿也不会有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成功架空旧主 , 获得掌控天下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