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转丽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陈转丽,教师,笔名,墨染古韵,喜欢码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1935年的一天,上海十余万市民自发组织上街,有些捶胸顿足,有些号啕大哭。怎么,中日打起来了?中国大地虽然经历着狂风骇浪,此时却不是为此,而是因为一个女明星吃安眠自杀。鲁迅为她的离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人言可畏》。她死后的第二天,五个疯狂的追星族跟着自杀。出殡那天,十里洋场,一片哭声,很多人寻死觅活,需要大批军警来维持秩序。
她是谁?她的离去如何有如此大的动静?
她,阮玲玉,一个拥有上海大量粉丝女明星,一个为中国默声电影时期创作了很多艺术形象的著名艺人。死前,她学习国语九个月,准备跨进有声电影的拍摄,她有自己的艺术梦想,她,毕竟只有25岁。
那么,一个风华正茂,前途不可限量的女艺人,为何走上这条不归路?
她死后的第二天,她的同居男友唐季珊拿出一份遗书,上面内容大概是说,阮玲玉的前男友张达民经常骚扰她,对她死缠烂打,故意泄露俩人私事,小报采访人员炒作……最后,遗书写了两遍“人言可畏”!接着,唐季珊又拿出第二份遗书,是写给唐季珊的,大概意思是她对不起唐季珊,令他为自己受罪,自己死后有灵,将永远保护他。
【民国风华绝代的女子,仅次于胡蝶的当红艺人,为何在25岁就离去】遗书出来,张达民身败名裂,唐季珊无罪脱身。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阮玲玉,她短短25年的生命,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阮玲玉,1910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在她很小时去世。母亲在一个张户人家帮佣,供她上学,她自小出入张家。
十五岁了,阮玲玉行走在这座城,年少的她,素朴干净,玉兰般的气质,孤独、优雅而高傲,无论她怎样沉默淡然,在别人眼里,已是魔力四射。
张家大的小儿子张达民十八岁,仗着父亲的宠爱,肆意挥霍着青春和钱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瞄准了含苞待放的阮玲玉,他常常出现在阮玲玉放学路上,或者学校演唱会上,他戴了黑边眼镜,笑盈盈的,儒雅、温柔,看不到丝毫劣迹。
佣人的女儿,面对少爷,有卑微,有仰仗。张达民,不管不顾,他太喜欢这个温润如玉的女孩子,带她跳舞,带她去公园玩,带她去哥哥的影片公司……阮玲玉的世界明亮了,生动了,爱情,悄悄来了,她无法回避了!
文章插图
阮玲玉十六岁时,张达民和家庭断绝关系,毅然带着阮玲玉和她的母亲,在外生活……同居生活的开始,是很美好,妈妈做好饭,他俩看电影、跳舞、逛公园……纨绔子弟,不务正业,当养家糊口现实问题出现的时候,他能怎么办呢?他,常常不回家,阮玲玉问他,他说自己想办法筹钱。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他骂阮玲玉,给他太重的负担,害父母有钱不给他花……爱情,常常会在柴米油盐面前失去它的光彩,无论什么时代!
张达民的哥哥张慧冲(中国电影早期创始人之一)给了建议,让阮玲玉接公司里的小角色,挣点钱。1926年,阮玲玉被明星影片公司录取,成为正式演员。很快,阮玲玉凭着精湛演技,倾情表演,轰动一时,各种片约……从此,柔弱的阮玲玉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养着妈妈和张达民!
当所有的甜言蜜语说完,时光流过五六年,阮玲玉回过头,再看张达民,他除了向阮玲玉要钱,不能为她再做一件事。工作、经济上的压力,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舒缓,阮玲玉感到身心疲惫!同居开始,阮玲玉提过结婚问题,张达民玩心太重,说这样不好吗?为什么要结婚?一纸婚书能代表什么?六七年过去了,张达民依旧跳舞、看电影……阮玲玉没有再提过。
文章插图
1932年,一二八事件爆发,日本把战火烧到上海,阮玲玉带着母亲、养女、张达民躲到香港去了。战火、工作、生活种种,带给阮玲玉严重的不安全感。这时,茶叶商人唐季珊出现了,他一开始就对阮玲玉展开疯狂的追求。生活上、物质上、精神上,唐季珊都能满足她,比起依赖她的张达民,唐季珊体贴、大方,会讨人欢心,慢慢的,阮玲玉开始依赖唐季珊……她过度紧张的情绪,也慢慢得到释放。唐季珊眼观六路,看时机差不多,马上在上海新闸路买了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送给阮玲玉……不久,阮玲玉渐渐夜不归宿。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欢团|晨读 | 欢团圆子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鸡舍|可生食鸡蛋成消费"新宠",它真的安全卫生吗?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