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的分析 , “一三五”处置遵照“平仄相谐” , “规避禁忌”的规则 , 没有什么可论 。哪里还有什么“夹”、“三尾” , 还需要拗救?其实针对前人的诗 , 根本不需要我们去拗救 。古人比我们开明 , 他们把中国古典诗规范为两大类:不拘平仄的古体诗(古风) , 严格声律的近体诗(格律诗) 。
根据上面的律句的组成分析 , 我们了解了七言律句的四个基本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入韵)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入韵)
c、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无韵)
d、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无韵)
通过本文 , 我们了解了符合规范律句的以下规则:
“一三五平仄交替”规则;
“一三五规避禁忌”规则;
“一三五平仄交替 , 无需字字相对”规则;
“二四六平仄永恒”规则;
联内“二四六平仄相对”规则;
联间“二四六平仄相粘”规则 。
本文关键点:我们用符合规范的律句基本式 , 再依据联内平仄相“对”规则、联间平仄相“粘”规则 , 就能组合成符合规范的七言绝句、律、排律 。
下面用四个基本式排列七律:
平起入韵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入韵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d、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a、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c、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d、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a、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仄起入韵式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入韵
a、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c、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d、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a、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c、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四六与上联对句相粘
b、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六联内相对
一、“粘”和“对”的规则只用于“二四六”字格;
二、彻底了解了“粘”和“对” , 是不用去背任何律绝格式的;可以无限句的“粘”下去 。
注:五言亦照此论 。
建议:“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改成:“二四六分明 , 一三五无论” , 不必论的意思 。
关于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 , 即平声、上声、入声和仄声 。平声就是“平仄”中的“平” , 而“仄”包括“上声、入声和仄声” 。
平仄演变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 也有四种声调 , 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关系大致如下:“平分阴阳”即中古汉语中的平声分化为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 。中古汉语的上声演变为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中古汉语的去声仍为普通话的去声(第四声) 。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 , 一部分演变为去声 , 一部分演变为平声 , 也有演变为上声的 。

文章插图
(注1)
平仄区分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 读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的都是“平” , 读上声和去声(第三声和第四声)的都是“仄” 。至于入声字 , 则需要单独掌握 , 因为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 。常见的今读平声的入声字有:
一、七、八、十、百、白、泊、别、出、答、达
毒、发、喝、合、忽、活、菊、洁、结、劫、决
夹、绝、角、觉、哭、曲、切、石、识、食、说
折、刷、帖、脱、屋、习、学、夕、歇、屑、药
叶、月、竹、足、直、汁、只、质、浊、桌、捉
以上这些字都是平仄中的“仄” 。例如: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仄(“白”为今读平声的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 。
再如: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仄(“直”为今读平声的入声字)
平平仄仄平 。
参考文献:
1.池昌海编著 , 《基础语言学》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7.11 。
- 怎样辨别工业盐保鲜竹笋
- 怎么和射手座男的告白,怎样和射手座的男生 喜欢 女生怎样给他表白
-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什么语言文字
- 没有工具怎样自制口红
- 发财树小苗怎样造型更好看
- 怎样才能做好扫除道
- 钢铁是怎样炼成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了什么故事?
- 米虫有毒吗吃了会怎样
- 巨蟹男玩失踪联系不上,巨蟹男怎样才能回心转意呢
- 直板怎样接下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