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谁?怎样区分?有什么明显特征?( 二 )


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 。《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 。《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 。
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扩展资料:普贤菩萨法相:
1.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 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 。
2.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 。
大势至菩萨法相:大势至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 。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
普贤菩萨图片t
图片中的佛菩萨分别叫什么第一排是横三世佛,分别是 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 。释迦摩尼佛身旁的是阿难、迦叶两位尊者 。
第二排是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身旁是龙女和善财童子 。第三排左右两端是两位天王,中间的菩萨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身边是闵公、道明法师 。第四排是另外两位天王 。第五排分别是关公、弥勒菩萨、韦陀菩萨 。
这是什么菩萨坐莲观音,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修行人身处红尘而不染凡尘一样 。经云:“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 。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通常我们在寺庙里可以看到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
八大菩萨详细的介绍(有图片更好)
1.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 。唐宁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 。
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 。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面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淮提观音 。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 。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
2.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 。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谁?怎样区分?有什么明显特征?】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 。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 。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像是坦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
3.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 。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 。
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
4.金刚手,即金刚萨多,又称秘密主,上面已作介绍,略 。
5.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 。
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同体 。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 。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 。
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
6.文殊师利菩萨 。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 。“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 。
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 。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 。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
7.除盖障菩萨 。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