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改变患者的观念,每次碰到适合保乳的患者,罗浩军都会耐心反复沟通,争取在治愈的基础上获取最优解。其实,了解罗浩军的人都知道,他平时是个寡言的人,因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对乳腺癌患者长远现实的关照,他才能侃侃而谈。
43岁的黄女士,是一位教师。一年多前,她到罗浩军门诊处求医,得知自己可能患乳腺癌,因担心乳房要被切除,瞬间崩溃。综合考量到她的职业、心理和病情,罗浩军给她推荐保乳手术。经过多次详细介绍手术特点、风险等,黄女士接受了保乳术。术后,黄女士的乳房形态保持良好,身体逐渐恢复。如今,完成综合治疗的她精神状态很好,已经重回工作岗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若是不做保乳手术,我很难有现在的生活质量。”
类似的患者越来越多,保乳术也越来越多地被接受。据统计,重医附二院的保乳率近半年已接近4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罗浩军和科室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他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呼吁、践行保乳手术,为患者的健康、美丽倾注心血。
医学美学并行
乳房重建满足新需求
即便保乳手术“切得干净”、“留得好看”,但如果患者不适合保乳,患者又不想失去乳房,该怎么办?应对这样的需求,近来兴起的乳房重建手术为乳腺外科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乳房重建,特别是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是目前乳腺外科最复杂的手术,既要将患病乳房切除,又要参照健侧乳房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乳房,外观需要满足美学要求,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吻合……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肿瘤外科技术,还要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以及相关的整形外科技术。如何保证重建的乳房和健侧对称,如何美学构型等问题,都需要用“作品”回答。
2019年,已积累一定乳房重建术经验的罗浩军,前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进修,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回院后,他陆续开展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等新技术,得到同事广泛认可,促进了乳腺专科的发展。
去年,31岁的李女士被确诊为左侧乳腺癌。这个病魔,对于青年女性来讲尤其穷凶极恶,而失去乳房更是一场难以面对的梦魇。考虑到李女士的年龄,通过综合评估病情,罗浩军为她制订更好的手术方案——乳房全切的同时,用背阔肌肌皮瓣+假体进行乳房重建。背阔肌是自体组织,再结合假体,乳房形态更加立体,触感更加真实。值得一提的是,在取背阔肌时,罗浩军将背部切口设计在内衣可以遮挡的部位,最大程度为她留住美丽。术后,看到患侧重建的乳房与另一侧相差无几,李女士十分满意。从绝望到重获新生,得益于罗浩军的一双“妙手”。
文章插图
近半年来,罗浩军和团队又成功实施了多例乳房重建手术。随着技艺精进,今年5月,他们在科室主任印国兵带领下,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术(简称DIEP)。这台手术突破乳房重建最后的禁区,标志着医院乳腺外科技术又上新台阶。而能参与这台手术,对于罗浩军来说也颇有意义,这不是理论知识的考验,而是实践技能的磨练。而练就过硬的技能,得益于他不断结合手术视频大赛经验与进修所获知识,不断钻研学习。
文章插图
“不管是保乳术,还是乳房重建术,患者需要的是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而临床医生需要的是结合医学与美学,为患者重塑独一无二的美丽。”罗浩军表示,在科室将DIEP纳入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他有信心将乳房重建术做得更加精益求精、为患者重建不一样的美丽。
精进“善良癌”手术
全方位关注患者健康
甲状腺癌,也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因进展更为缓慢,恶性度更低,治愈率更高,被称为“最善良的癌症”。但在罗浩军看来,甲状腺手术不容小觑。因为甲状腺紧邻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在切除手术中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同时,传统手术在颈部留下的刺目疤痕,让爱美的女性也难以接受。
不过,近年来甲状腺腔镜手术迅猛发展,避免了直接在脖子上开刀,代之以口腔前庭、乳晕、腋窝等多种入路,疤痕隐蔽且小到可忽略不计,契合了女性患者对美的追求。虽然甲状腺腔镜手术优势明显,但要求医生有丰富的传统甲状腺手术经验,和能掌握内镜手术技能。
- 经营感情的第一层境界是什么
- 催泪文章,第一次背娘(读了三遍,感人肺腑!)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
- 剥除术|市第二医院完成一例单孔腹腔镜下较大卵巢囊肿剥除术
- 男性衰老|男性衰老“核武器”或公布,烟酒第4,第1名很多大叔“难以启齿”
- 第四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当心“隐匿形杀手”肠息肉
- 关节炎|几个小技巧 关爱我们的“第二心脏”
- 东软控股|沈阳高新区丨东软第一家线下医院诞生
- 流动车|提前预约速度更快 多样服务暖人心丰台区有序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
- 护士|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创新项目再次获奖